这几天,不断有高考生家长咨询,他们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不佳,本科落榜,想通过国外留学拿个本科文凭,欧美国家的高校太贵,学费交不起,听说东南亚等一些小国很多高校学费便宜,还容易毕业,问怎么才能去那里留学?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远房表哥,三年前高考成绩是230分,他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菲律宾一所大学学费低,每年学费只有16000元人民币,三年就能够拿到本科文凭,再上一年就能够取得研究生文凭,毕业后比国内985大学含金量还高。
表哥的儿子就去了菲律宾,第一年是预科,专门学英语,英语过关才能插班进入大学学习。
这孩子本身英语就不好,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连续上了两年预科班,英语还是没学好,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回来了,什么文凭也没有拿到。
这还算是好的,毕竟是因为英语没过关自动辍学的,还有很多境外大学专门卖文凭,只要交钱,就给你发毕业证,结果国内还不承认。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正是境外一些大学给考生挖坑的时候。
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六)》,对13所存在显著异常认证数据的国外院校(项目)启动了加强审查程序。
这13所上黑名单的境外高校分别是:
菲律宾4所:莱康大学、莱西姆大学、维萨亚斯大学和伊密里欧学院;
泰国3所:格乐大学、易三仓大学和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
蒙古国4所:民族大学、教育文化法学院、乌兰巴托额尔德木大学和皇家国际大学;
印度尼西亚1所:西亚苏姆乌鲁姆苏加武眉伊斯兰学院;
新加坡1所:伦敦商业金融学院英与国格林尼治大学。
其中菲律宾的莱康大学、莱西姆大学、维萨亚斯大学和伊密里欧学院,曾经被称为“网红大学”。它们有不出境在国内上网课就可以拿文凭的,有出境时间不足,或者出境时间与校历时间对不上的,有授课形式不符合菲律宾高教委要求的,有硕博阶段学分不满足菲律宾高教委、中留服标准等等。
这些院校(项目)之所以被纳入加强审查范围,主要是因为在学历学位认证过程中出现了数据异常,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人数激增、毕业率异常、教学质量存疑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让留学人员面临学历不被认可的风险,还可能让他们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付诸东流。
一些留学中介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夸大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诱导学生报考。
然而,当学生真正踏入校园后,却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大相径庭。
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学生的留学体验大打折扣。
泰国的格乐大学、易三仓大学和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也榜上有名。
泰国作为东南亚留学热门国家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
特别是博士学位项目,由于申请门槛相对较低,成为了一些不法机构和院校牟利的重点。
这些学生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诱导报考了这些存在问题的院校(项目),最终面临学历不被认可的尴尬境地。
还有蒙古国的民族大学、教育文化法学院、乌兰巴托额尔德木大学和皇家国际大学也是这样。
蒙古虽然留学市场比较小,但也盯住了中国学生,以低廉的学费和宽松的申请条件为诱饵,吸引了大量留学生。但是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很差。
这次印度尼西亚的西亚苏姆乌鲁姆苏加武眉伊斯兰学院、新加坡伦敦商业金融学院英与国格林尼治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也进入了黑名单。
虽然这两所大学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学历认证出现问题,还是卖学历证书。
作为考生家长,不能“病急乱投医”,孩子成绩差,就想花钱去国外留学,也不想想,在国内都考不上本科大学,去国外那么轻松就能拿到本科文凭、硕士证书,不值得怀疑吗?
有很多这样的教训,像我表哥的儿子那样,钱扔了,结果什么也没捞到,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其上这种小国家的“野鸡大学”,还不如在国内上一所专科学校,学一个好一点的专业,然后通过专升本,然后考研究生,一样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