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河南、江西、陕西、黑龙江等省份将国家专项纳入本科批次填报,在考生角度来看,不服从调剂可能滑档,又因部分985高校因专业关注度较低而少人问津,导致多所985高校在这些省份断档。
国家专项有特定的面向人群,条件比较严苛,考生家长关注较少,因此报考总有断档或零投档现象发生,符合条件考生可大胆尝试高校专项计划。
师范生:行业前景堪忧?高校集体“遇冷”
江西省2025年本科提前批缺额院校专业组征集志愿投档情况显示,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缺额明显。
陕西省公费师范生有221个缺额,陕西师范大学尚有36个空缺,华东师范大学也罕见剩余2个名额。教师职业发展瓶颈、薪资待遇预期等因素影响,师范类高校吸引力下降,报考热度不足,导致招生缺额。
公费师范生报考没有限制,仅需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本科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分数达到投档线即可被录取,在校期间还能免交学费、免交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但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义务和责任,公费师范生须按要求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服务期6年。这可能成为多数考生放弃报考的原因。
给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的建议
通过以上断档情况可以看出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很多降分上名校的机会,但是实施特殊招生的学校普遍是高水平学校,对报名条件、高考成绩和综合素养有一定要求,部分学校还有校测考核笔面试进一步筛选。考生家长需深入了解招生规则、考核标准和培养要求,再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规划。
01、深入了解特殊招生项目政策
✅综合评价:多维度评价选拔学生,为有学科特长、全面发展的考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多数院校都在提前批,少数院校在本科批,报名无限制,且大部分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没有院校数量限报,如果符合报名条件,可以同时报名多所院校。
✅强基计划:39所985高校选拔基础学科拔尖或综合素质优秀学生,提供本硕博衔接培养。所有高三考生皆可报名,在所有批次前录取,限报1所高校。
✅专项计划:三大专项计划面向特定地区学生招生,专门为脱贫地区、偏远地带学子铺设重点大学升学通道,带来"降分录取"红利。
✅公费师范生: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提前批录取,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公费培养,以及毕业后安排就业并保证入编入岗等优惠政策,履约任教服务年限为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至少1年。
除了高考,初高中生还有竞赛保送、少年班、港澳升学等33种额外降分升学路径,分高考前报名与高考后志愿填报,既有低分上名校,又有低年级名校升学,就算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其它批次志愿填报。
02、不同年级如何科学规划学业与报考?
新高三可关注综评、强基、国家专项、公费师范生等特殊招生政策,按要求报名,确认条件,全力冲刺高考。
新高二储备核心竞争力,确认报考条件,重视基础学科成绩,参与学科竞赛还有机会获得保送清北的资格。不少高校少年班面向高二考生招生,为考生提供了提前上大学的机会。关注少年班/竞赛保送等升学路径,为升学多一份竞争力。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些素质培养会在高校选拔中发挥大用处。
新高一打基础,侧重综评、强基能力培养,扎实掌握学科基础,参与竞赛和课外活动,明确升学路径的规划,针对性备考与拓展。
03、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高考成绩是一切的基础,学科竞赛获奖是加分项,学有余力的考生还可以积极参加高校的营期活动、招生宣讲、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综合素养、丰富综合素质档案,对将来特招面试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