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生物技术领域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且前景光明的行业,甚至有传言说这是一个能够实现年薪百万梦想的专业领域。然而,现实却给了生物技术班的学生们沉重的一击。一个生物技术班有40名学生,其中竟有39个后悔选择了这个专业。先别急着批评他们过于矫情,且听我慢慢道来背后的缘由。

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他们后悔的根源,并非在于当初选择了生物专业本身,而是在大一入学时,被那看似诱人的99%就业率所蒙蔽。在招生宣传的显眼位置,大大的“99%就业率”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可就在这几个大字的旁边,有一行极不显眼的小字,上面写着“含深造”。

这微小的差别,却隐藏着巨大的真相落差。事实上,这个班级里有45%的学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在考研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竞争异常激烈,其中30%的同学即便选择二战,也不一定能够成功上岸。

以如今的考研形势来看,生物技术专业的考研难度逐年递增,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攀升,考生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在英语、政治等公共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些二战的同学,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再次备考的过程中充满了煎熬和不确定性。

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从周一到周五,大部分时间都要泡在实验室里。在实验室里,每一次实验都像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细胞培养是生物技术实验中常见且关键的环节,但细胞是非常脆弱的生命体,一旦养死一次,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必须重新做整组实验。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向导师求助时,导师一句轻飘飘的“自己想办法”,就把难题又抛回给了学生。

而解决问题往往意味着要自费购买试剂,2000块钱,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两周的饭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有人曾仔细算过一笔账,本科四年里因为做坏实验而浪费的试剂费用,足够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在生物技术实验中,许多试剂的价格都非常昂贵,一些进口的高端试剂更是价格不菲。

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本科学习生涯,满心期待地进入药企工作,却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犹如鸿沟。试用期的底薪只有4k5,这样的薪资水平在如今的社会中,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再看看隔壁计算机专业的学长,刚毕业就拿到了40w的package。

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计算机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旺盛,薪资待遇自然也水涨船高。这种巨大的差距,让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心里充满了不平衡。更让人感到魔幻的是,在面试过程中,HR最后竟然会问“能接受轮岗消毒工么”,这与他们当初对生物技术专业的期待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么,那1%不后悔的同班同学究竟做了什么呢?原来,有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就主动前往生物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刷瓶子,这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却让他摸清了整个生物产业的需求。通过这段实习经历,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了行业的实际运作模式。凭借这些宝贵的经验,他成功申请到了海外药企的工作机会,现在从事疫苗工艺优化的工作,30岁的他已经实现了年薪七位数的目标。这充分说明,在生物技术领域,实践经验和对行业的了解是多么的重要。

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其实,生物这一行是有周期性的。十年前,抗体药物研究员们同样经历着漫长而痛苦的煎熬,当时的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的发展,如今他们跳槽一次就能实现涨薪50%。这也告诉我们,生物技术行业并非没有前景,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年薪百万的生物技术班,40人里39个后悔?别急,看完再骂

对于想要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的学生来说,不能仅仅盯着所谓的就业率。与其盲目相信数据,不如去仔细研究各个生物公司的融资轮次。融资轮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同时,在这个行业里,跟对人比选对专业科目更加关键。一个优秀的导师或者行业前辈,能够给予你正确的指导和宝贵的经验,帮助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少走弯路。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