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关键阶段,13-14岁的初中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渴望被同龄人接纳,却尚未完全形成独立判断能力。
他们眼中的世界往往简单直接:穿名牌就是有钱,用团购就是寒酸。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模式,让他们容易陷入攀比的漩涡,也让许多家长感到措手不及。
网上有一名妈妈分享了自己最近的遭遇,让网友们既无奈又愤怒:这名妈妈趁着13岁的女儿休息,带着她去商场吃西餐,只因付款的时候用了团购优惠,就让13岁的女儿当场崩溃,而女儿接下来的一席话,彻底惹怒了网友。
“好寒酸,妈妈吃西餐还要团购”,13岁女儿当场崩溃,网友却怒了
起初,当得知妈妈要带自己去吃西餐的时候,13岁的女孩还非常高兴,可没想到,在结账的时候,女儿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而当时妈妈正在结账,可她却没有直接支付,而是购买了团购的优惠券,这让13岁的女孩感觉很没面子,担心同学会瞧不起自己,当场崩溃落泪。
回到家之后,妈妈急切的关心女儿为何突然落泪,没想到女儿接下来的一席话直接让妈妈愣在了原地,女儿直言:"我们吃西餐就别用这种优惠了,没钱就别吃,这样太low,别人会瞧不起我们。
女儿的一席话让这位妈妈心里一沉,她不知如何应对女儿突如其来的虚荣心,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年纪轻轻的女儿有这样的错误认知,于是将此事发到网上,寻求其他家长,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在帮助女儿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避免伤害到她的自尊心。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已经上大学的学生表示,等到大学时每月只有1500元生活费,自然就会懂得珍惜钱了;也有网友被女孩不懂事的行为激怒了,直言:问题不在家长,而在孩子自身的虚荣。
这些观点虽有道理,但简单地责备孩子或等待他们"自然成长",并不能有效解决当下的问题,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塑造需要积极引导,而不是被动等待。
等待他们"自然成长",并不能有效解决当下的问题。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塑造需要积极引导,而不是被动等待。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明白节俭和贫穷的区别
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节俭并非贫穷的标志,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许多家境殷实的家庭同样注重节约,因为他们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恰恰是混淆了“节俭”和“贫穷”的概念,才导致陷入了虚荣的误区之中,团购西餐并不"low",这恰恰体现了消费的智慧——用最合理的价格获取相同的体验,这在今后的生活中,恰恰是能力的体现。
作为家长,与其指责孩子的虚荣,不如从根源入手,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这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和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就以这件事为例,家长在选择西餐团购的时候,可以解释为什么选择西餐团购而不是直接付款。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家庭消费的决策,比如为什么选择这款商品而非其他,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在给零花钱的时候,帮助孩子养成自己规划并且记账的习惯,慢慢培养孩子合理规划消费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引导,无论是虚荣心还是其他错误价值观,只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合理的教育,青少年孩子们都能在经历价值观的摇摆后回归理性,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孩子们会逐渐明白: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