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提前10分钟候课究竟意味着什么吗?要清楚,老师连上4节课是屡见不鲜的情况,而课间间隔通常也就仅仅10分钟而已。这就意味着,老师上完一节课后,根本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必须马不停蹄地快速跑到下一个班门口候着!连续三四个小时不喝一口水、不坐一分钟,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就拿人的生理需求来说,长时间的站立和高强度的工作,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的消耗。设想一下,如果让您来尝试这样的工作模式,您能承受得住吗?老师又不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怎么能如此高强度地运转?
如今的教育令人忧心忡忡。上节课的老师前脚刚离开教室,下节课的老师后脚就已经站在门口,那眼神仿佛饿虎盯着猎物一般,虎视眈眈地瞅着。课间这短短十分钟,本应是孩子们尽情放松身心、自由活动的宝贵时光。
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或者走到窗边眺望远方,让眼睛和大脑都得到片刻的休憩。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娃们完全“活”在老师“监视”之下,毫无自由可言。
老师这种“监视”,让孩子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比如,有些孩子想在课间和同学讨论一下课堂上没弄明白的问题,却因为老师的注视而不敢开口;还有些孩子本想在课间去操场跑一圈,活动活动筋骨,却只能无奈地坐在座位上。这样紧张压抑的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积极性都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那些成功的教育案例,无一不是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像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张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表达自由,从而培养出众多贤能之士。而西方的苏格拉底,通过启发式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而如今这种候课制,无疑是与良好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它不仅限制了孩子们的自由,更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和创造力。只要稍微深入想想,都觉得恐怖至极!这教育模式若长期持续下去,孩子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最终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