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3)

越怕,越控制,反而会让孩子心生逆反之情。

小时候,我想学吉他,我爸觉得这条“文艺路”太不靠谱,非得让我学奥数。结果,最后那些玩吉他的孩子,去了音乐学院,而我成了典型的“社畜”,在996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无数个Excel表格,眼睛酸涩。

每次加班到深夜,我都忍不住想给我爸寄个快递,里面装着一把烂木吉他和一句话:“爸爸,这条‘歪路’真香!”

有个同学,家里管得极严,连冰箱里的零食数量都得备案。有一次,凌晨他饿得不行,偷偷溜进厨房,发现零食柜上居然安了摄像头。

后来,他考上了警校,但这绝不是他自己的梦想,而是“被逼”成了一个侦查高手。

第三、不给孩子空间,就是毁掉他的自我功能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发动机,叫做“自我功能”。

当孩子被信任时,这个发动机会嗡嗡作响,动力十足;一旦被过度控制,它就会嘎吱作响,像老年电动车一样不堪重负。

养孩子,就像在开农场。不是天天催芽,而是给它阳光、水分和空气,然后静静等待它自然成长。我家楼下有个小孩,啥事都让爷爷奶奶安排得明明白白。背诗、洗澡、甚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都一清二楚。

有一次,幼儿园要求画一幅自由主题的画,这孩子愣了半小时,最后画了张表格,内容是“周一到周日的安排计划”,配色也像极了Excel表格。

老师看了看,表情像喝了假蜂蜜,忍不住感叹:“好家伙,这都能内卷到幼儿园了。”

另一个表弟,家里放养,他小时候自己玩积木,失败了就重来。初中时,班里搞科技创新大赛,他做了个“智能喂猫机”,直接保送了市重点高中。

别人问灵感来自哪,他挠挠头:“小时候爸妈放养,懒得给猫铲屎,就想着搞个自动化的。”

由此可见,自由生长,才能释放最大潜力。

教育,不是替孩子活一遍;而是让他们,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过程再曲折,再磕磕碰碰,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人生啊。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