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得抑郁症的比例不断上升,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课间有老师在教室,学生又怎敢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活力?这个学校的走廊、窗户或许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布满了铁丝网,领导为此着急,老师拼命内卷,学生则疲惫不堪。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的成绩未必能如预期般出色。
国家应当对学校这种自以为是的为学生着想的行为予以严查和杜绝,让孩子们能够灵动起来,健康快乐地成长。上述观点无疑都是站在学生角度去考量问题的,然而,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老师的心理感受呢?老师如同仆人一般,要提前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候课,这无疑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老师的权威又该置于何处?
在当下,我们做事情往往以学生为中心,这固然没错,但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对老师这个群体的关爱。大家不妨试想一下,一群没有尊严的老师又怎能教出有骨气、有自信的学生呢?这样的候课制,对于老师而言,没有丝毫益处。有时,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远远大于其所谓的现实主义意义。不知各位对此又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