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笔者也曾经做过初中、高中和高完中的校长和学校书记,其中,做过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还是校长负责制),做过专职校长,也做过专职党总支部书记。笔者记得,刚刚做副校长、校长时,以及在十多年校长书记经历中,的确遇到过好多成长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但是,当时觉得是自身的个体与个性化问题,没有系统化思考,也并未做过梳理。

最近,有一些任职不久校长和我交流了一些问题,让我又重新思考新任校长的问题,也认真梳理了一下校长成长这个话题。

每位校长成长不是千篇一律的,成长过程、经历、阶段、方式、效果都各有千秋,由于校长本身认知、学习、能力、性格、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差异,还有校长所处时代、地域、学校、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校长有一些共性成长规律可学、可循、可研、可推。本文来谈谈校长成长几个阶段的话题。

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01

岗位恐慌或恐惧阶段

任职恐慌或恐惧阶段,一般发生在刚任职不久的校长身上,持续时间在1-2年左右,也有少数校长会较长时间伴随。处于这个阶段校长会有哪些恐慌或恐惧呢?笔者从“责任恐慌或恐惧”“能力恐慌或恐惧”“成效恐慌或恐惧”等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责任恐慌或恐惧是每一位有基本责任心校长必经之路。只不过不同的校长,经历这种恐慌或恐惧的程度、时间、范围、内容、方式不一而已,但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过这类现象。校长责任恐慌或恐惧就是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担心把事情办砸了,担心把学校办糟了,担心教师队伍建设不佳、担心学生发展与成长耽误,等等。如:怕学校越来越差,怕上级部门与领导不满,怕家长不认可,怕社会各界不信任,怕教师不信服;等等。

能力恐慌或恐惧是每一位有自知之明校长必过之槛。校长是专业管理岗位,校长会有各种各样需要承担的责任,面对的问题,接触的人群,可能的冲突,等等问题。由于岗位职能所需,校长的能力要求很高,初任职不久校长对自身能力的担心,会自然而然导致能力恐慌或恐惧。如:怎么向上级汇报工作,如何开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以及工作方法是不是被教职工认可,怎么处理不同的事情,等等。

成效恐慌或恐惧是每一位有职业和岗位要求的校长必备之责。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首席与第一责任人,学校出现所有问题,取得所有成绩都与校长息息相关。作为初任职校长,会很紧张关注学校每个人与每件事,而且是希望全程、全域、全员、全面了解,不知道这件事或那件事会怎么样?这个人或那个人怎么样?这个学期或学年成绩如何?如:上级常规与专项检查结果如何?教职员工对校级班子和自己评价如何?学生质量或素养抽测成绩如何?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或展示成效如何?安全工作做的怎么样?等等。

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02

岗位适应或熟悉阶段

任职适应或熟悉阶段,一般发生在任职1年以后至3年内的校长身上,也有少部分校长不在此时段,或多或少。这个阶段任职校长已经适应或熟悉岗位,具体表现为“适应或熟悉岗位职责与内容”“适应或熟悉岗位流程与标准”“适应与熟悉岗位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适应或熟悉岗位职责与内容。随着任职时间推移,校长慢慢适应或熟悉岗位职责与内容,能够适应校长以及学校治理工作,如:校长承担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由谁来承担,学校资源统筹与使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及工作协同和边界,学校每个岗位工作分工,学校常规工作、教科研工作、课程与课堂、学校制度与机制建设,等等。

适应或熟悉岗位流程与标准。单位和团队管理,都需要确定价值、目标与定位的“宏观理念”,需要研制制度、标准与分工的“中观支持”,最后通过具体的流程、配置与评价的“微观操作”等方面的系统性治理,方能形成管理闭环。学校管理也是如此,而这些都必须由校长思考、设计、组织与推动,或者说,校长引导、参与、评价与支持。校长对岗位及岗位职责的流程与标准,是适应与熟悉的。如:学校制度与流程研制,教师与学生常规要求,学校教研科研如何落地,教育教学质量及班级建设,等等。

适应或熟悉岗位资源与评价。资源与评价是管理重要工作内容和策略。校长适应或熟悉有哪些资源支撑,如:制度与机制的资源,职务与职绩的资源,支持与帮助的资源,还有获取资源、统筹资源、配置资源,等等。校长适应或熟悉有哪些评价支撑,知道评价原理、原则,研制评价标准与方案,组织科学实施评价,积极、正向而健康发挥评价作用,如:教师教育教学常规评价,班级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素养成长评价,等等。

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03

岗位适合或成熟阶段

任职适合或成熟阶段,一般发生在任职3年以后至8年及更长时间的校长身上,有很多校长一直都保持这个阶段,很能成长为下一阶段。这个阶段任职校长已经适合岗位,是一位成熟型校长,具体表现为“适合或成熟应对校长岗位的工作”“适合或成熟表现出校长岗位所需的能力与素养”“适合或成熟校长推动学校工作且有一定成效”等方面。

适合或成熟应对校长岗位的工作。如:校长工作有规划、计划和常规等可预测与可安排工作;校长还有临时和应急等不可预测与安排工作;校长工作有本职、本单位和本专业等合理性工作;校长还有配合、分配和非岗位等不是预设性工作;等等。作为适合与成熟校长,能够较为娴熟的应对并较好完成以上工作,以及其他岗位职能与责任所需工作。

适合或成熟表现出校长岗位所需的能力与素养。能力与素养是任何人符合岗位的基础性必须条件,能力与素养是与价值、机制与基础条件并称之为岗位必备的四个基础而核心的前提。校长的能力与素养体现在学校治理的具体实践中,这种能力与素养是否符合,可以从他的“知”与“行”层面判断,更要从他的“知行合一”层面去认定。校长的能力与素养可能很高、很全,校长的能力和素养可以通过好多方式、渠道、形态呈现,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校长能力与素养,主要在三个方面上呈现。一是办学治校方面;二是社会影响方面;三是家庭生活方面。

适合或成熟校长推动学校工作且有一定成效。校长是否到了适合或成熟这个阶段,学校工作成效如何,是重要而关键的检验与佐证。一位校长是否适合或成熟,可以通过他的德、能、勤、绩来衡量。其中,“德、能、勤”是校长的能力、态度、素养,而“绩”,是校长治校办学效果。还可以简单认为,校长们“德、能、勤”是办学治理的前提、基础、过程,而“绩”,是校长办学治校目标、成效与结果。校长的“德、能、勤”与“绩”是相互相承,相互支持,缺一不可。

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04

岗位享受或成就阶段

校长的任职享受或成就阶段,这里的享受不是享乐,也不是只物质上、社会认可、人际关系、个人感受等方面享受,而是享受岗位带来职业过程与成就的慰藉。这个阶段校长是校长队伍的标杆与楷模,是校长终身的价值追求,按现代较为工整的表达,就是教育家或教育家型的校长。这个阶段校长至少要具有15年及以上的岗位任职,且应该在同一所学校较长时间担任校长。享受或成就阶段的校长,具体表现为“享受工作乐趣,并让工作、生活、爱好与收益融为一体”“成就学校和成就每位学生、教师和家长,只是成就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而已”“对教育、对学校、对育人、对教学有自己系统的理念,且能持续在现实中实践”等方面。

享受工作乐趣,并让工作、生活、爱好与收益融为一体。进入到享受或成就阶段的校长,工作对他或她来说,不再是任务或工作,而是融于自己生命与生活,好多岗位的优秀者,都有此感,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另外一部分。我们经常说,工作与生活要分开,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或完美的托词。我们在现实中,无论哪个行业,他们中的真正优秀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工作、生活、爱好与收益融为一体,不出现所谓的“职业倦怠”。并且无须更多外界的额外要求或刺激,完全出自于内在需求,否则,难以达到这样的状态与阶段。

成就学校和成就每位学生、教师,甚至于家长,只是成就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而已。处于享受或成就阶段的校长,学校或学生、教师,甚至于家长,都会因为他或她,而得以发展与成就。学校因为他或她变为真正品质学校,而非资源名校或应试名校;学生和教师因为他或她,可能是直接,可能是间接的作用,让他们得到成长,体验到成长的成就感;甚至于家长因为他或她,让他们在观念上、在策略上、在心态上、在效果上都有改革或提升。当然,其中发展与成长最为持续而有作用的,还应该是校长本人,只有校长在不断发展与成长,才可能真正成为其他人发展与成长助推者。

对教育、对学校、对育人、对教学有自己系统的理念,且能持续在现实中实践。能称之为“享受或成就阶段”的校长,他或她对教育、对学校、对育人、对教学有符合时代发展,有理论基础,有个人独特视角,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得以落地的系统教育理念,并能与教育价值追求、与教育目标确定、与教育机制建设等方面匹配。这个阶段的校长既有骄人与认可的实践成效,又有有价值、能落地的研究成果。

校长成长的几个阶段

校长成长的方式不一,但办学治校有一些共同点,那就坚持求真、求善和求美的教育价值,遵守教育规律,从机制、团队、评价、资源四要素出发,做实做细,让学校文化扎下根,让课程成为立柱,让校园充满活力,让教师保持定力,学生就会长成属于自身特征的树。

《重构教育生态区域教育生态与区域教育发展》

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本书试图以融合的视域,寻找教育健康发展真正“关键”的要素。作者认为无论是课堂、课程、评价、队伍等方面的变革,还是中考、高考、治理方式改革,其实都是部分的改变,还不足以为教育带来质的发展。教育要发生真正的改革,应从教育生态构建出发。

重构教育生态,是教育发展的真正“要素”,教育生态优化,方能夯实教育发展之道。本书从不同主体,不同内容思考教育生态重构,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理性思考,扎根于实然的教育生态,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深层次的启发。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