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聪明的孩子,为什么总是学不好?(2)

刚开始,这看似无伤大雅,甚至能让他们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课程的难度逐步加大,聪明的孩子或许会突然发现,自己曾经的“轻松”学习方式早已不再适用了。

当他们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时,发现没有“努力”这一因素的支撑,天赋也无法为他们打开新的局面。

举个例子,像初中的几何和函数,不仅仅是对数学思维的挑战,还是对“聪明”孩子学习方法的一次严峻考验。如果他们依旧保持那种“学得太简单”的态度,不投入足够的精力,成绩势必会迅速下滑。

看看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他们就像是在用心做每一道题,而聪明的孩子则像吃了个“满分泡面”,表面看着简单,时间一长却经不起推敲。

第二、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容易自满?

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自满的故事。

曾经有个孩子,他的聪明被周围人夸得不行,大家都说:“这孩子真聪明。”每次考试前,他只用几个小时复习,就能轻松拿高分。但有一次,考试结果却让人吃惊——他差点没及格。

回到家,他低着头,表情复杂,像是整个人被这次成绩击倒了。

聪明的孩子,最大的陷阱往往就是自满。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于现状,总觉得“天赋”会解决一切问题,自己努力不努力似乎都没差。

结果,当他们遇到更高难度的挑战时,才意识到自己那点“聪明”根本不够用,真正的“智慧”是需要不断努力去磨练的。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到了高年级后才开始拼命学习。

最初的轻松反而成了他们后来必须弥补的缺陷。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开始无法支撑时,才渐渐加大努力的力度,重新找回了曾经失去的动力和方向。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