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才13岁啊,但未成熟的心智,在信息茧房的“调教”下,让他彻底沦为异化文化的祭品。
如果说这只是少数的极端案例,那么“梦想网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有媒体调查显示,受访的孩子中,有半数以上表示,“梦想成为网红”,“流量至高无上”。
“发腿照比打工来钱快。当网红比好好学习更有前途。”
所以厌学、辍学,不再是需要克服的难题,而是被鼓吹成了“追求自由”,值得推崇的美好生活。
这些孩子在点赞、关注、赞同的即时反馈和感官刺激中,逐渐迷失了方向,价值观也被彻底扭曲和重塑了。
对于孩子而言,原以为走上了“成为小网红”的捷径,殊不知,恰恰是这甜蜜的陷阱,让前方的道路越走越窄。
正如一位青春期纪录片的编剧所言:
"这不是一个孩子的堕落,而是一代人精神染色体被重塑的警示录。"
帮孩子走出“楚门的世界”
如果说普通少年的青春期,是成长的快乐,夹杂着熬夜苦读的烦闷。
而被网络文化侵蚀的孩子,已经陷入了一场饮鸩止渴的狂欢。
在信息茧房,孩子看到的永远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类,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或许,我们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把孩子暂时地阻断在危险之外。
但唯有尽早地帮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才是长久之计。
比如,让孩子了解“信息茧房”的原理,以及“网红神话”背后的套路和剧本。
以及好好读书背后的“长期主义”,到底意味着是什么?
对于沉迷网络的孩子,不妨放下那份焦躁的情绪,先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你是因为压力太大,想寻求释放的出口呢?还是太孤单,希望在网上找到朋友?
然后再对症下药地帮助孩子。
如果父母实在无力,也可以寻找青春期教育的专业老师,及时地把孩子从异化网络的泥泞中拉出来。
如果孩子厌学、抑郁、沉迷手机价值观偏差、亲子关系紧张…可以添加老师, 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