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淘汰制,老师的毒药?因为它,老师在开学的时候自杀(2)

“教师末位淘汰”制度的存在,使得老师们背负上了沉重的生存压力,而这种生存压力往往会在无形之中传递给所有的学生。为什么如今有好多学生常常做作业到深夜?为什么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让按照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老师却总能将学生划分出三六九等?原因就在于只要有第一名的产生,就必然会有最后一名的出现。教育部早就明令禁止按照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末尾淘汰制,老师的毒药?因为它,老师在开学的时候自杀

然而,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学校却按照教学成绩给老师进行排名,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无疑极大地加剧了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倾向。教学成绩固然不容忽视,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漠然视之。要知道,这种制度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还会进一步对教育质量产生消极的负面作用。试问,一个不快乐的老师又怎么能够教出幸福的学生呢?

过去可能更侧重于成绩和效率,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个体的全面发展。末位淘汰制在某些情况下或许能够激发一定的竞争活力,但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破坏团队的和谐氛围,导致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教师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学表现和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不是仅仅追求高分的考试机器。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与社会对于教育的真正期望背道而驰。

末尾淘汰制,老师的毒药?因为它,老师在开学的时候自杀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当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而仅仅依赖单一的业绩排名来决定员工的去留,显然是不够完善和科学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