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各类专业过度扩招,就业市场已经无法完全容纳各类毕业生。加上如今行业变革速度加快,AI技术逐渐取代部分岗位工作,使得供需平衡已经被彻底打破。
未来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都会继续保持在1000万以上,而经济速度放缓能提供的岗位也变得更有限,所以未来肯定会有部分大学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严重饱和。
根据DeepSeek大数据模型预测的数据显示,一来有10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会出现严重饱和,将有可能出现失业风险,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专业。
新闻传媒类专业主要是培养记者、编辑和新闻主播等相关人才,目前这些行业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所逐步取代,AI所写成的稿件,比人工更准确甚至是更快。
原因分析:浙江已经试点数字人取代新闻主播,并且取得零出错的效果。未来大量新闻主播将会被AI所取代,还有新兴媒体将会陆续取代新闻和电视台,导致岗位供给量减少,该专业毕业生会过度浪费。
我国高校每年招收的会计学专业学生突破10万人,虽然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很广,但是这些年也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继续扩大规模招生,将会打破供需平衡。
原因分析:根据DeepSeek预测的数据显示,随着智能财务系统的逐步成熟,记账和报税等基础工作,90%都会被自动化系统取代,AI技术将打破供需平衡,低端会计岗位会被淘汰,更多需要会计分析师和审计师。
学前教育主要开设在我国的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里面,该专业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园教师。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逐渐变化,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严峻。
原因分析:2024年中国人口出生人数仅有900余万,预计未来还有下降空间,全国每年幼儿园倒闭数量超过10000所,幼儿园教师岗位锐减,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严重饱和。
临床医学属于国家一级学科,这里面有八个细分专业方向。通常医科大学里面的儿科学专业都是单独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该专业将来做医生辛苦。
原因分析: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大量医院的儿科都被整合或者淘汰,乡镇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乡镇医院的儿科医生有失业风险。如今儿科医生都已经饱和,继续供给将会严重过剩。
如果选择临床医学其他方向,将来就业局面会截然不同,所以想要学医的学生,千万不要以为儿科学的专业分数低就盲目报考,将来有可能影响到前途。
软件工程成为高校吸纳高分学生的重要工科专业,最近两年扩招得非常严重用,部分高校招生规模突破2000人,每年像流水线一样向市场大规模输送毕业生。
原因分析析:高校严重扩招后,如今又迎来AI时代,大量基础性的代码都由机器完成,包括前端、网页设计等岗位都会被陆续取代,互联网企业岗位供应量减少,而毕业生又在增加,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未来竞争会很激烈。
设计学主要包含有平面设计、服饰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游戏设计等专业方向。如今,这些专业主要由艺术类学生报考,目前的薪资待遇和就业率还相当不错。
原因分析:根据DeepSeek预测的结果显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来的AI绘图,将能满足各种基本用户需求,比如平面图、3D模型等,使得设计类低端岗位被淘汰。
这样会打破原有的市场供需平衡,导致很多专科或者是普通本科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工作,逐步出现严重饱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