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好,补课没用,学不好,补课也没用

‍‌学得好,补课没用,学不好,补课也没用

从前的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似乎总是活在一种“轻松自如”的世界里。

那时候,父母并没有过多干预我们的课外活动,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无忧无虑的玩耍:

放学后骑着自行车和小伙伴们去追逐打闹,下午茶时间或许是和朋友们一起跳皮筋,或许是爬上附近的大树,仿佛全世界都没有什么能够打破我们快乐的节奏。

对以前的我们来说:

课本只是简单地指引着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时不时去上上兴趣班,学点琴棋书画,但那也只是为了兴趣而已,从未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压迫。

然而,今天的孩子似乎完全不同了。

即便是年纪尚轻,课本上的内容就像一个个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无论是课后辅导班还是暑假集训营,他们总是被各类课程填得满满当当,而这种拼命追赶的速度,却往往让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收获。

看着一批批孩子与家长焦虑的眼神,我不禁想:

这些补课真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好、更快乐吗?

一、补课是弯路,培养兴趣才是王道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是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培养。”

你可以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填满他们的课外时间,但如果他们的兴趣没有点燃,他们的心思总是停留在怎样逃避这些课程上,而不是如何从中汲取知识的精髓。

那么补课的效果,究竟能有多少呢?

举个例子,我家的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后,课外辅导班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样样都不落下。

但奇怪的是,即使他学得像个机器,做得一手好题,成绩却总是平平。

每次看他那副疲惫不堪的模样,我不禁思考:这真的是他需要的教育吗?

他明明是个爱看动漫的孩子,偏偏要去背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单词,仿佛把一个自由的灵魂关进了充满公式的牢笼。

其实,在我看来,学习不仅仅是让孩子拿到高分的工具,它更应该是激发孩子好奇心、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至少他应该从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二、教育不应是加法,而应是减法

过去的我们,似乎总是忙着去积累和增加,堆积知识,填满课外时间。

课外辅导班、作业、考试,仿佛一个个沙包,砸得我们四面楚歌。

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教育反而应该是一种“减法”。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考试压力、减少那些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才能让孩子在真正的知识海洋中自由游弋。

试想一下,孩子放学回家,除了吃饭、休息、做作业外,还可以有时间去看一场电影,或者约个朋友一起打篮球,甚至可以去研究一下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想一想,现在的孩子总是面临着繁重的课外辅导和补习,放学回来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而这些加法式的教育,真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吗?

我想,如果教育可以少一些填鸭,多一些引导,让孩子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或许结果会截然不同。

三、亲子关系,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避风港,它更是孩子情感的归属地。

很多时候,孩子在补课班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家庭中的陪伴、关爱和支持,却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潜力。

正是因为我们忙着让孩子“补课”,却往往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他们内心的声音。

有一次,我陪着儿子做作业,他看着我说:

“妈妈,我不喜欢这些课外班,我更想画画。”

那一刻,我愣住了。

也许,在他的世界里,知识的海洋并不只有枯燥的公式和单词,而是他可以自由挥洒的画布。

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必须重新审视我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单纯地让他参加更多的辅导班,而是要更多地理解他的兴趣,鼓励他做他喜欢的事。

最终,我们应该认识到,补课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发现自己,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力。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一味的填充,而在于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不妨在这条路上走得更从容一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能汲取知识,也能收获快乐和自信。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