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才是王道
初二的数学几何、函数,以及物理光声热的出现,让真正思维能力突出的孩子找到了乐趣,他们的潜力也开始显现。
而那些依赖死记硬背、机械刷题取胜的学生,终究会在需要灵活思考的时候露出马脚。
比如有个同学,初一数学成绩遥遥领先,父母兴奋地喊:“我儿子是数学天才!”
结果初二开始学几何,老师刚讲完"三角形全等",他就瘫坐在座位上仰天长叹:
“以前让我算数,现在让我证明,证明啥?证明我不行吗?”
真是现世报来得太快,虚假的天才不堪一击。
02外力注水的成绩撑不了长久
很多中考学霸都是靠大量的外力支撑,补习班堆起来的成绩,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根基不牢。
到了高一,学习内容深化、课堂节奏加快,自主思考的能力被无限放大,外力注水的那些分数自然撑不住场。
比如中考结束后,隔壁家的孩子考了全市前50,家长把他送进了重点高中。
结果开学一月,他抱着作业狂哭:
“为什么高中数学都是灵魂拷问?我以前刷题一小时,拿满分!现在两小时抄题,分数都不敢看!”
阿姨听完一拍脑门:“别哭了,天花板塌了,咱家不住了?”
03身份和心理的双重转变,是致命伤
中考学霸进入重点高中后,从“老大”变成了“跟跑者”,这种身份的转换往往会带来心理失衡。
一旦不能迅速调整,便容易自暴自弃。
而这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变化,更是心理承受能力的试炼。
比如,班主任问一个哭成泪人的高一学生:“怎么了?”
学生抽噎着说:“老师,以前我是村里考第一的天才,现在咱班数学课代表考了120分,我才考了88分,这不就是我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