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长应当坚守的“五个”关键词

打开《中国著名校长的办学智慧》一书,赵国忠为自己作序。序中,赵国忠指出,“在今天教育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有使命感、有精神、有情怀、有智慧和有勇气的校长”。这无疑是对校长的一种标准,也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追求。仔细阅读书中18位学校不同、性格不同、智慧不同的校长,却发现他们都拥有这五种同样品质,而这也是新时代校长必有的坚守。

一、使命感是校长的办学任务

曾经听闻一句话,每一任校长都有每一任校长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也就是这位校长在任期内该完成的任务和该实现的目标。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校长,他们的共同使命都是办好学校,只是这个“好”字在不同任期中有不同的追求。刘彭芝的北京人大附中、李希贵的北京十一学校、蔡林森的洋思中学等,都无不展现了他们在任期内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念。

我想,作为校长,无论走到哪里,心中一定要有“办好每一所学校”的信念,要主动肩负起责任和使命。这种使命感,是来自内心的渴望、来自学校的实情、来自学生的需要、来自老师的期许、来自家长的盼望……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作为校长永存的使命。

二、精神是校长的办学灵魂

人要有精神,当然学校也要有精神,老师也要有精神,而校长就是学校的精神和支柱。校长的精神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更决定了师生的精神状态、生命质量。而这股精神气,也是校长治学、改革的精神力量。也正是这股力量,才促使了重庆巴川中学郭洪校长、武汉二桥中学张金豹等校长的成功。有精神气的校长用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引领着全体师生改革创新。

我想,作为校长,无论处在何种层次的学校,首先自己不能倒。自己要“充满电”“鼓足劲”“打满气”,以自身独有的精神气去感染身边的老师、学生,以锐意改革的精神气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气去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三、情怀是校长的办学境界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这个学生将来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我经常和我们的老师说,作为老师能够减少一个违法犯罪的学生,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就是我们的教育发挥了作用,所以不要以“把学生赶出校园”为荣。因此,作为校长一定要有教育情怀,既要脚踏实地的、又要仰望星空。情怀是一种激情、一种热情、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是对教育的热爱、挚爱、一生所爱。正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校长那样的感人、动人、温暖人。

朱永新说:“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育美好的人格,创造美好的人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教育情怀,这种情怀就是要为每一位学生负责,引领每一位学生成人,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和感动,校长更当如此。

四、智慧是校长的办学艺术

办好一所学校,光有蛮劲、干劲还不足,更需要巧劲,这种巧劲就是智慧。校长只有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实践、勤于反思,才能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致胜于千里。正如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李金池校长、山东青岛即墨28中的李志刚校长等,他们用智慧开启教学改革、用智慧引领课堂改革。

智慧的校长,拥有的不仅是丰厚的理论水平,更具有决策的睿智、管理的艺术。书中18位校长的成功皆是智慧的成果,更是我辈学习之榜样。作为新时代校长,更需要用这种“智慧”去面对办学的压力、去解决办学的困难、去突破发展的瓶颈、去挖掘潜在的资源……

五、勇气是校长的办学利剑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亮剑精神。作为校长,在办学路上要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理想抱负,就需要这种亮剑精神。勇气,是一个校长的责任和担当,是敢作敢为的性格,是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守。面对当今教育受行政部门、社会、家长等各方面影响的因素,作为校长更应该巧妙地学会“夹缝中求生存”“困境中求发展”。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随波逐流,是每个校长该有的态度。

也许,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校长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只要有勇气,只要校长的教育思想是正确的,一定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静心办教育,对得起每一位孩子、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就是做校长该有的良心。

读完此书,更让我想起了方华的《做有温度的教育》,想起了厉佳旭《守护教育的良心》,想起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等书籍。当我们迷茫时、困惑时、悲伤时、沮丧时,也许这些书能让我们的心找到来时的路,找到想要去的地方。朱清时院士曾说过:“一个社会要有希望,一定要有净土,这个净土就是学校。”希望我们每位校长能够守好这份净土。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