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的敏感性非常高,一群小孩在一起玩,大人也许以为他们在瞎玩,其实并不是,小孩子玩耍遵循很多隐性的准则。
跟成年人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小孩子们凑到一起,自然分群,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玩乐对象。
和喜欢的玩乐对象相处起来是愉悦的,舒服的。
可是有一种小朋友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就是似乎好像永远被挑选,这个群体的孩子很难在社交中占据主动位置。
如果孩子是这样的,家长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从家庭找原因。
就像上边提到的这个小女孩一样,小女孩和妈妈的日常就是,妈妈动不动就大呼小叫,总是语言上进行攻击,或者是强行制止孩子做一些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就适应了这样的相处方式。
当她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朋友用这样的方式跟她相处,她觉得这是正常的。
当然了,也会有哭的时候,就像她跟妈妈相处过程一样,哭是很常见的,但是哭完以后还会重复之前的模式。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家庭上入手。
因为孩子到学校以后,社交目标是可以选择的,另外孩子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当感受到不舒服的时候,是可以表达态度的,这样才能获得平等社交的机会。
关键是孩子自己的认知要提升。
孩子在社交中被动,还是要引起重视
开始觉得这个朋友反应有点夸张了,因为她平时是比较夸张的人,不过前两天听她诉说,还是可以理解她的担忧的。
她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以后,如果孩子习惯于这种社交模式,那以后会不会是被霸凌的对象。
她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却没有想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单一想着控制孩子的社交,这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