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不用学英语了?高考志愿填报英语专业毕业即失业?

最近10年以来,唱衰英语的言论此起彼伏、甚嚣尘上,如今已经到了被AI取代的地步?开什么国际玩笑!我以一个高考“准状元”、名校英语专业骨灰级毕业生、国际业务从业者的身份谈谈自己学以致用的体会。

01英语:一生的快乐!

我很享受英语,初中时师从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英语教学带头人冯瑶,在遥远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在“冯氏教学法”的熏陶下接受了极具开创性的听力、口语、写作系统训练,上英语课是最开心、最激情的事,用英语沟通、互动是最神奇、最有范儿的体验。

作为英语爱好者,我参加了中国早期的“奥林匹克英语”培训,我和两位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英语小品还获得了海淀区一等奖。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在英语方面出类拔萃,直到今天也一样,唯一的“优势”就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真心喜欢英语,乐此不疲。

可能是受到了多方面的激励,我在1993年高考中以北京市文科前30名、全国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并接受了四年全方位的严格、传统的英语训练:每天捧着收音机收听英美“敌台”,每天读英文报纸,每天看英文原版影片,每天写英文日记……北外简陋的煤渣跑道上,每天傍晚都能看到一对对遛弯儿的男男女女,不是谈恋爱,更不是基友,而是为练口语而自愿组成的speakingpair。

在高手如云的北外,我虽然获得了三年奖学金,但成绩不算突出。可能是国内的应试教育把我考伤了,高考后至今,我再也没能取得过“准状元”级别的高分,而且一到考试就紧张。

大学毕业时考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惊险过关,比及格线只高了一点点。要知道,得不到八级证书,就拿不到北外学位和毕业证,算肄业。

02有了AI,英语专业会消失吗?

不过,即便是国内英语最高等级证书,在国际上也是不被承认的。英语应用最重要,而且英语需要与行业、业务紧密结合,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我毕业后进入央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工作,从此以后,我的职场就没有脱离过“国际”,国际航空、国际出版、国际化培训、国际教育……

实际上,我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在国航欧洲航班合作业务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每天都在给欧洲航空公司写邮件、发电报(航空专线电报),几乎每个月都会与瑞士、奥地利、芬兰、罗马尼亚、瑞典、意大利、英国等国的民用航空同行谈判、开会,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欧洲。开始时,我只能为部门业务领导做翻译,后来慢慢地全英文独立主持商务会议,独立谈判,独立做英文会谈纪要。

我的工作促成了后来国航加入航空联盟,今天中国与欧洲之间代号共享航班的业务模式中有我的一份贡献。

用今天快捷的翻译软件就能很快解决国际问题吗?这好像是在开国际玩笑。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合,是文化引领的互动形式。翻译软件只能做到“达意”,很难体现语言的文化功能,更难以达成人性层面的理解与信任。

学英语也是在搭建“圈子”,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同喜、同悲,最终在价值观层面取得共识,而不是走过场的寒暄、签个协议了事。

03留学:雅思7.0听不懂课!

不过,要想更深入地国际沟通,仅仅依靠商务会议似乎不够,还需要留学。

在民航工作的那几年,正赶上国企改革、脱困的“阵痛期”,收入很少,最让我失望的是,原本可以公费到海外留学的机会也被公司以“降本”为由取消了。

学外语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出去看看”的冲动,而且又多年从事国际化业务,放弃留学梦想总有些不甘心。为了出国学习,我开始打工攒钱,除了本职工作,我在报社做兼职编辑、帮出版社做英文词典校对、在英语培训机构做商务英语老师。

那段时间很累,不过,我这个没有背景、没有家产、没有名气的三无人员,想做点喜欢的事,只能如此,可能一生都要如此,但我不在乎,这是我的命运,我接受。

2002年10月申请英国大学(那时美国签证率太低,没敢申请美国大学),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航线停飞、签证处关闭的时候,我收到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痛心疾首,奋斗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要输给不可抗力!

又过了两个月,当自我疗愈取得进展、准备第二年继续申请留学的时候,疫情奇迹般地好转了,我被过山车式的无常涮了个够,该轮到我掌握主动权了。

来到格拉斯哥,我才知道,即便是在英国,英语的种类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英语都各具特色,即便是在英语“最标准”的英格兰,也能感受到曼彻斯特英语、利物浦英语、纽卡斯尔英语、谢菲尔德英语的厉害!更不要说,校园里超过一半海外老师、同学那令人难以接受的希腊英语、意大利英语、德国英语、马来西亚英语、日本英语,当然,还有咱们独树一帜的“中国英语”。

在MBA班里,我因为英语好而被选作班长(course representative),而我的主要工作竟然是负责亚洲地区同学与教师团队之间的沟通,其中的焦点是拖延交作业的时间。

中国同学的英语问题非常严重,雅思7.0分听不懂课、不会写作业(小论文天)的情况比比皆是,至于MBA课上要求的小组讨论、PPT演示等,也很难顺利完成。

其实,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中丧失的英语沟通能力,很难在短短的一两年内解决。人们指责近年来中国留学生质量下降是有根据的,不过,大家可能忘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是公派出国学习的,他们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人士,而当前的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早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了。

我的留学见闻大多记录在2016年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的《到英国去》一书中。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