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招变化释放教育新信号!

留给规划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据了解,北京6月25日高考出分,6月27日志愿填报系统开放,第一轮填报时间仅有5天。

可见,志愿填报这件事,如果留到出分后再考虑,可能会有点儿不赶趟。更何况,家长和孩子忙忙活活12年,尽量别在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掉链子。

所以,建议中小学家长早点关注高招变化,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似乎离自己有些遥远的高考和高招。

尤其是今年高招动向释放出一个最新信号,更是倒逼家长提早布局,思考教育的长线规划

具体来讲,今年高招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不少高校增加了长学制优势专业的招生计划。高校“扎堆儿”进行长学制培养,即本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这背后传递出什么教育信号?

专业人士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在强调一体化贯通培养。在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已开始加快进程,长学制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提速明显。

家长为孩子做教育规划时,要尝试着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全局看问题。可以从高招的最新看点,倒推回基础教育阶段,厘清应该做些什么,孩子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踩中了风口的普娃也可以原地“起飞”。家长不妨主动做些思考,为什么说高招最新动向给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哪些教育动向值得关注?有没有可能提前规划未来?

多所京内高校新增长学制培养

长链条培养正成为高等教育新一轮变革的风向标,将对高等教育系统性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带来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在强基计划实施之前,本硕连读、本硕博贯通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个是临床医学类,另一个是农林地油矿等专业,而今年多所高校新增了长学制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京内高校新增了长学制贯通培养的有这些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四个本博贯通培养的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四个方向,围绕“卡脖子”技术进行本博贯通式人才培养。

北京理工大学新增工科试验班(拔尖计划)招生专业类,该大类包含了7个拔尖人才特色班型,均实施本研贯通培养。

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试点班重磅升级,将按信息类和智能类招生,围绕学校智慧交通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实施“1+2+1+4”本博培养模式。

北京邮电大学基于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计算机“101”计划平台,创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选才育才机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新增本硕贯通培养三个专业,包括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建筑技术学院首次通过高考直招本博连读,将开设两个专业:建筑学(建筑菁英班)、土木工程(工科试验班),共计划招生30人,前者实行本博连读的“4+5”培养模式,后者实行本博连读的“3+5”培养模式。

据了解,今年新增本博/本硕贯通培养的高校还有不少,建议考生家长直接咨询高校或查阅最新的招生大本。

可以预见,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蜂拥而起,高招这一动态变化,不仅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产生很大影响,也可能波及教育长链条的方方面面,并会成为基础教育新一轮变革的风向标。

长学制专业录取分数或将提高

北大女博士当城管,斯坦福博士回乡镇当公务员,哈佛博士后任职街道办副主任……近几年,学霸上岸基层公务员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有人戏言,“鸡娃的尽头是街道办”。

尤其在北京,高学历似乎已经成为热门岗位的标配。当故宫博物院招聘行政岗都要求硕士学历的时候,学历在某种程度上贬值已然成为大家无法回避的现实。

不得不承认,学历内卷催生出就业内卷,就业市场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又催生了考研热。

值得关注的是,考研大军日益壮大,考研变得越来越“卷”,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据了解,今年考研人数增到400多万,这个人数已经和当年的本科生毕业人数大致相当,意味着全民考研时代已然来临。

当考研竞争日益激烈,而保研的付出程度也不亚于再经历一次高考时,可以避开考研和保研的本博/本硕一体化培养,无疑将对考生和家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需要提醒的是,长学制专业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可能会抬高录取分数线,成为高校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

报考长学制专业更需做好教育规划

  • 为什么有的家长抱怨,花了上百万鸡娃,高学历的孩子最后开滴滴去了?

  • 为什么说出“土猪拱白菜”的衡中学霸,读了浙大王牌计算机专业,却直言“后悔报考”,还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像只水豚,“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事”?

  • 为什么中专生姜萍战胜一众清北藤校学生,拿到数学竞赛全球12名的事情,连续数日热度仍旧居高不下?

在“空心病”泛滥的当下,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努力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显得尤其难得。就好像中专生姜萍,不管学历如何,只要选对了方向,一样可以突破自身能力的上限。

所以,如果想报考长学制专业,为了避免对专业无感,建议家长把兴趣培养和生涯规划尽量提前。

具体来说,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把目光聚焦在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上。鼓励孩子多读书,培养好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三观。

孩子上了学之后,家长需要向内寻求答案,通过为孩子增加体验,与社会发生真实的连接,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实现自我发展。

不要忘了,有一个底层逻辑叫做正态分布。它说的是,在某一个领域,大多数人的表现都处在中间位置,而特别好的,或者特别差的,大概各占15%。经过计算,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评价维度增加到100个,那么孩子在100个维度上,都处于普通和较差的可能性,仅为1亿分之9。

可见,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有成为某个行业人才的潜质。关键就在于当孩子在某些方面遭受降维打击的时候,家长有没有尽快转变思路,帮着孩子一起找到新的维度,新的尝试方向。如果能够通过不断的尝试、试错,在大学前找到人生的长期方向,那么孩子未来发展就有更大可能突破个人的“天花板”。

再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目前孩子还没有对某个领域展现兴趣,家长如何进行教育规划?

可以发现,长学制贯通培养专业,大部分是理工类专业。所以,还没有明确规划的家长,也可以把理工科作为切入点寻求突破,引导孩子从小学阶段扎扎实实打好学科基础。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话放到AI时代基本上也适用。

当然,在丰富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情商”以及“软技能”的培养,包括情绪管控、自我意识、自驱力和各种社交类技能。毕竟,表现力、表达力、共情力这类的软实力,也会成为孩子立足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