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如果忽然发现,孩子真的很平庸,你是会坦然面对还是难以接受?”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吸引了将近600万人围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拷问着所有家长。

上周单位聚餐,同事吴姐久违地提到了自己的女儿。

她家姑娘是单位很多人看着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聪明伶俐,成绩也一直不错。可自打上初中以后,吴姐就对女儿的情况三缄其口。

这一次,她主动说起了孩子的近况。原来,小姑娘念初中以后,学习后劲明显不足,成绩怎么都上不去;初二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在家休学了一段时间。所以毫无意外,去年的中考,孩子落榜了。

对于女儿的表现,吴姐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挣扎。从刚开始的焦虑不甘心,到后来的崩溃恐慌,再到最后与自己和解,心态归于平和,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背后,是她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

女儿确实资质平庸,在学习上比较吃力。那么,与其再执着于苦苦鸡娃,不如放过孩子和自己,换一种思路来看待孩子未来的发展。

经过商量,吴姐最终尊重女儿的意愿,为她选择了卫校就读。现如今,小姑娘的状态很不错,比以前自信开朗了许多。

饭桌上,说起这段经历时,吴姐坦言到:“想通了我才意识到,盯着分数没有意义,关键是教会孩子谋生谋爱,今后靠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这番话,让我们都很赞同。

孩子能出人头地,固然值得羡慕。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大概率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归于平庸在所难免,而咱做父母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心尖上的宝贝,能够被岁月温柔以待。

要想让孩子体面地过好这一生,下面这三样东西,请尽快让他们拥有。

一个好身体:从容应对挑战的前提

那天晚上,刷到一位妈妈的朋友圈。她崩溃地写到:“体质差的孩子伤不起啊!”

原来,她的儿子之前在市级科创比赛中拿到一等奖,获得了全国晋级赛的资格。

可就在临到比赛的那几天,孩子却忽然高烧不退,最后确诊为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就这样,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升学加分机会只能忍痛放弃。

这个世界上最遗憾的事,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明明可以”。因为健康原因眼睁睁失掉唾手可得的机遇,尤其令人惋惜。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更是真理。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0也没有意义。

其实说穿了,当今社会的竞争,到最后拼的就是抵抗力。谁能不生病,谁才能坚持到最后,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此前,《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青少年身体素质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未来,只有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可见,要想增强孩子体质,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坚持锻炼。

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的标准,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至少累计达到一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

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带给孩子的,还有一系列超乎想象的好处。比如,对提高成绩有帮助。

当孩子体质跟上以后,专注力、记忆力等各项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整个学习的状态和效率自然也会跟着变好。

再比如,培养了孩子坚毅的性格。

有研究发现,那些长期坚持锻炼的孩子,往往都极度自律,善于控制情绪;同时目标清晰,会为此全力以赴,并且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与失败。

这样的孩子,具备了成功必不可缺的一项宝贵品质——坚毅。

因此,繁忙的学业之余,那些宝贵的闲暇时光不要再用来刷题,不妨就让孩子尽情地动起来,去户外奔跑、跳跃、踢球……

挥汗如雨的过程,不仅能为孩子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将赋予他们强大的内心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这一笔对于健康的投资,注定稳赚不赔。

善思辨的头脑:保持真我的关键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计算机专家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谈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的孩子能几乎复制下他上课所讲授的所有内容,却不会去深究,因此从考试或课堂提问的反馈来看,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的观点:“我们的教育出了大问题,孩子都变成了机器,不会思考。”

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而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注定将成为信息茧房的囚徒,最终人云亦云、失去自我。

要想避免这一切发生,离不开一项很重要的品质——思辨力。

看过“火箭男孩”严弘森的故事。

这个来自浙江绍兴的男孩从小酷爱火箭,小小年纪已经积累了很多专业的航天知识。

9岁那年,他在爸妈的带领下参观了拉萨某天文体验馆,没想到发现馆内演示视频上的科普知识错误频出:长征3号被标注成了长征5号;长征5号被当成了二级火箭,分离顺序也都是错的……他当场就大胆质疑,并逐一指出了这些错误。

随后,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小朋友很专业,展馆确实弄错了。

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善于思辨的孩子灵气逼人,教人直呼后生可畏。而严弘森之后的成长带给了人们更多惊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火箭的痴迷与日俱增,如今他不仅是这方面的科普小达人,相关知识点信手拈来,更是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火箭。

这个过程中,他查阅大量资料,研究各种材料,还自学了编程语言、物理化学、航天理论、电子线路等知识。所有的探索几乎都是他独立完成的。

最终,经过10个月的努力,严弘森成功打造了人生第一枚火箭,并且发射成功。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培养目标中提到,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敢于批判质疑,探索解决问题;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要学会获取、判断和处理信息,具备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与发展能力。”

思辨力,是这届学生成材的必备项,将助力孩子从流水线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的精品。

至于这项品质该如何培养,概括来说其实就是三点——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提问,多实践。

在阅读中累积学识储备,发现困惑和疑问;

在提问中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在实践中探索真相,找寻解决之道。

由此,孩子便形成了思辨的闭环,从而保证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一双灵巧手:体面生活的底气

有句话说:“美好生活是靠双手创造的。”

因此,赋予孩子一双灵巧手,正是指他们能够扎根生活,在烟火气中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而要想实现这一切,第一步便是引导孩子做家务。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无锡女生孙佳瑞的故事。

从8岁起,小孙就跟着爸爸学做菜。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她爱上了烹饪,如今她不仅解锁了五六十种家常菜的做法,还学会了单手掌勺、“海底捞月”、颠勺颠锅等不少技巧,俨然就是一个专业的“小厨娘”。

母亲节那天,她给妈妈准备了两盘菜做礼物。那出色的厨艺,被网友们直接夸上了热搜。

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看着小孙做饭时乐在其中的样子,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未来她不仅有能力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我国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每个孩子都得通过劳动课学习煮饭炖汤、修理家电、整理收纳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事实上,这些看似再稀松平常不过的日常琐事背后,正藏着孩子成材的密码。

哈佛大学著名的格兰特研究就表明:“孩子未来职业生涯更成功的关键,就是让他们从小做家务,越早开始越好。”

具备这3种特质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一双灵巧手,掌握的不仅是“会生活”的技能与本领,也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过得滋润的底气与保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总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路,而是要让他自己独立行走。”

总有一天,孩子会挣脱我们的臂弯,到偌大的世界独自去闯。

为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陪伴他们的时间里,及时强健他们的体魄,武装他们的头脑,锻炼他们的能力,然后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主宰自己的前程。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