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天然合伙人。美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这两大支柱的齐心协力。
然而,与其他任何职业不一样,父母这份终生职业既没有固定的教科书,“上岗”前也未经任何培训和学习,这导致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屡屡碰壁。如何积极争取家庭在教育上的最大合力,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鉴于大多数家长因工作、生活繁忙而缺少系统的学习时间这一现状,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推出了一个举措——“家校共育•每日纸条”,每天通过家校微信群给家长推送一条家校共育知识,如今已推送了上百期。
“家校共育•每日纸条”聚焦亲子关系•共生共长、父母成长•榜样引领、亲子交流•语言艺术、心理支招•情绪管理、家校沟通•高效有效,获得了许多家长的好评和称赞。截取部分供各位老师参考——
1.关注学校动态,助推家校沟通
孩子所在的班级、年级、学校最近有什么新鲜事?班级家校群里今天有哪些新信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有太多方式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实现无障碍交流。
时常关注、及时回应、真诚反馈等看似微小的点点滴滴,都有助于构筑家校沟通的友谊之桥。
2.小事坚持,大事有成
您是否曾陷入这样的怪圈:在育儿之路上,做了10件事,却只有1件事收获回馈。于是,一次情绪爆发让自己的急赤白脸藏无可藏,令事态升级、矛盾加剧,甚至让孩子对我们先前的“镇定”也产生怀疑。其实,在面临育儿问题时,最大的难点往往在于我们是否能始终坚持做到心平气和、情绪稳定。
事宽则圆,急事缓办,持之以恒,长此以往,我们不仅为孩子示范了气度和豁达,也会收获一个更加坚韧、美好的自己。
3.如何科学地表达期望
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表现优异或取得进步时,除了给予表扬和赞赏,父母往往会对孩子提出新的期望。
不妨笼统地说:“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相信你以后还会做得更好!”用宏观的期望代替具体的要求,有助于避免孩子内心产生压力感。父母不患得患失的期望有助于让孩子轻装上阵,勇于去拥抱未来。
4.育儿场的“二八法则”
因为爱,我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力所能及的条件;因为爱,我们选择每当暴风雨来临时便为TA们撑开雨伞。假设能够历练孩子成长的事情总量不变,若我们拿走孩子80%的历练机会,TA便剩下20%成长的可能;反之,若我们替孩子承担20%的成长风险,那TA便拥有80%的自塑空间。
为孩子创造财富,不如将TA们自己变成财富。
5.善用周末,家校共育好时机
周末是孩子在完成了一周充实、紧凑的学习生活之后复盘总结、调节身心、恢复精力、发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感受亲情温暖、体验社会百态、获得精神能量补给,并为新的一周积蓄力量等的好时机。您不妨从以上角度出发,思考和引导孩子去规划、利用好这个短暂而宝贵的“心灵绿洲时光”。
家校齐心,定能力争达到5+2≥7的效果。
6.提高育儿之路上的容错率
研究表明,孩子犯错时,家长的惯常反应与孩子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家长眼不容沙、挑剔批评、指责谩骂,孩子则会犹豫不决、语言笨拙、行动迟缓;家长包容宽慰、倾听理解、帮助指导,孩子则会大胆倾诉、勇于求助、积极改进。
家长避免潜意识里总将自己摆在“正确”的椅子上,把孩子摆在“错误”的椅子上,是我们育儿中要走出的误区之一。提高容错率,让那个成长中的人儿大胆去闯、去探索吧!
7.如今的父母,曾经的孩子
每当您回忆起童年时母亲围在锅台的歌声,是否会感受到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或许就根植于此?每当您回想起父亲精益求精地打扫庭院,是否会感叹您稳健务实的行事作风恰好就由此萌芽?无数成功人士在提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成长为令自己喜欢的人,几乎都与父母无意中展现出的美好品质有关。幸运的是,我们现在也有机会做这样的父母。
8.用“糖衣忠言”换“逆耳忠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虽有一定道理,但想方设法让良药不苦口、让忠言不逆耳,何尝不会更加容易让人欣然接受呢?
指出孩子的一点不足,不妨帮TA回忆两点长处。用TA已有的七分成绩去排溢三分缺点,试试:“虽然你对数学偶尔有些畏难情绪,但是你做事从来没有放弃过,而且你一直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想办法提高。”
(相关阅读: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9.拥有松弛感,成为内心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