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顶级留学生?

留学这个事,其实属于国内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经济分流的一个赛道。富裕家庭,认知,视野,格局相对都拉高了,有了更多选择。而普通家庭,往往没的选,升本科,只有高考这条路。需要在1200万左右考生中去争夺那4%不到的985&211的资格,即使争到了,也不一定有出路,毕竟选择少,退路少。

外加国内的教育资源,真的是在筛选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很像普通家庭的学生没这层觉悟,以为通过好好读书,拿完学历后就可以翻身。但事实上你只是有了翻身的机会而已。外加这几年学历贬值,你这层机会也越来越小。不是真正的聪明人,很难在这大争之世起来。

大陆高考圈的内卷,让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看到了困局。毕竟试错空间太小了,高考定胜负,孩子的前路在哪里?退路又在哪里?于是围绕各类名校的留学体系随着这几年国内百姓家庭硬实力的提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更多的中产家庭也跟风富裕家庭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说实话,在信息渠道和认知层面上,还是需要相信他们眼光的。

毕竟他们的教育规划里面,孩子即使不能去A,还可以去B,或者C。层层兜底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划,而普通家庭和底层家庭,往往是层层杠杆,然后没其他路了,再求一线生机。

那些普通家庭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很喜欢吐槽,或者道听途说都是国内考不到好学校的学生出国。这不怪他们,他们的圈子基本都是这种人,他们也只愿意去接听这些信息,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从而更加巩固他们现有的阶层。

但事实上,真正的留学生尖子,可能起点就是他们追求的终点。今天我们聊下,真正的留学生尖子都在做什么?

一、真正的顶级留学生都深谙包装的艺术!

国内普高系统的学生和留学生其实都有本质的差别的,国内普高的学生基本卷各科成绩。但选校国际学校的学生,你以为他们不卷吗?一样卷,基本下课就送到各类单对单,或1对3的补习班去了。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线性梳理。哪里薄弱补哪里。更高位生态的老师降维给你梳理知识点。

同样在自律学习,如果天赋都一样,你说哪一种学习效率会更高?

除了学习效率,其他各种有关学历的前置背景,很多留学生也会提前叠满。在很多普高学生只知道加班加点刷题的时候。很多留学生已经开始了科研的提前部署。各种商赛,竞赛,奖牌,的叠加。

而且不至于此,他们还会根据未来各个出国方向,调整自己的对口包装路线。比如去美国的,还会刷自己的社区经历,基本都是各种活动拉满,周末去搞环保,假期去衔接志愿者。甚至自主去启动一些各类和世界主题相关的活动项目。

甚至健康的身体和兴趣爱好都是他们要规划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其实需要大量的金钱去维护。普通家庭的孩子说实话,想要这种是奢侈的,一是没时间,会被说玩物丧志。但健康的身体才是核心,真正的留学生,强的那波,爱好要么是滑雪,马术,高尔夫,潜水,登山,甚至打铁。从爱好里面,学校其实就能区分你家庭条件如何。中产去卷各种音乐或者钢琴这类的。不同层级,不同去向。

这些前置包装,其实就已经开始把你打上了各类标签,稍微好点的英国九大公校,美国的一些藤校,已经提前在这些标签里面,把你纳入了大数据。你如果这些都不包装自己,说明不是一个圈子的,就不是能玩的到一块的人。真正的留学生强者,成绩好是一定的,其他经历也是花里胡哨的多,你会惊讶他们是时间管理大师,可以分身做这么多事情?

二、顶配的实习经历拉满!

本科入读后,很多普通的国内学生,即使是985或211的这种,家庭条件一般的是琢磨着怎么打暑期工,补贴下生活费。有的学术点,自己吭哧吭哧蹲图书馆,继续把自己学术类目再强化。他们的视野其实是有限的。学校也并不会匹配对应的生活化技能给到他们。

但成熟的留学生,他们已经开始在实习场域大杀特杀了。最顶尖的实习第一轮就是往世界九大投行跑,像我LSE本和剑桥本的学生,直接锁定的是大小摩的那种实习。像他们这种本科就可以去这种一线资源圈实习。就业的时候,你害怕过不了面试和简历关?

人家早就提前把规则摸清了,也搭建好了属于自己可以查阅信息面的渠道。想就业,就去。很多都是想不想去的问题。

即使不是顶配的留学生,大多也是会提前规划好自己硕士要读方向对应的实习机会。学计算机的会去比如字节,美团这种锁定数据,算法类的实习。一把一个完全体的留学生,她的申请简历上,英文页可以写满2-3页,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把做的事情能有节奏的给你说出一二三来。人强不强不知道,但你看上去肯定强。一样是继续在包装自己,给自己叠加信任背书。

三、会尝试带人,领导团队,搞副业!

普通留学生里面,开始创业,搞副业,带团队的有,但真的不多。但真正合格的,强的那波精英留学生,这个是常态。手头上多有几个项目在同时推进。

基本都是家庭资源分出来的小项目,或和别人价值互换的项目,或者本身就自带吸引力创建的一些项目。项目成功不成功,是否盈利,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力的培养,和带领团队的经验。

我之前说过,读管理的,你毕业,你能管理谁?这个问题分人,没正经管理运营经验的,你最多只能去做管培生去,管理只提供你一层商业化思维。但留学群体的这波精英,毕业的确就能上手。而且明显有几年带团队的经验。虽未成纹,但已有食牛之气。

在这个过程中,尖尖上的留学生往往已经培养出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战略眼光。同样一样个项目,想的是我要怎么打,怎么叠加自己的筹码,要走哪些渠道,怎么分配利益。在和人交往的艺术史,已经开始建立初步链接。自信心和节奏让你如沐春风。

而普通国内学生,这时候可能在寝室玩游戏,高考结束,收走了他们最后向上的动力。有的开始吃老本,有的开始得过且过。有危机感的出去找机会,但苦于没路子。他们的惯性思维是卷,要继续卷赢别人,就看过一个段子,一寝室几个人,如果有个人要考研,其他三个一定会把他带跑偏,一个人上分是不可能让他上的。尖尖们想的都是去分配利益,创造价值,从利他中再利己,而普通的大学生想的是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太好,大家在一个档次就最好。不想成就任何人,只想卷。其中的差距,你们自己品。

总了个结: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问题,留学生真正强的不止比你强一点点。但很多人是看不到人家背后的付出。这个付出包括家长的认知和规划能力,孩子的执行力和智力,整个周围环境给的圈子,都是和优秀的人在高效交流。

你就说,是不是这波人更该拿到更好的资源和优势,毕竟人家三代从商,真的不是你十年寒窗就可以跟上的。你的终点可能只是人家的起点。

再有,就是,真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国内毕业生,往往想的都是工作,就业,求个铁饭碗。人家想的都是我要拿什么样的项目,怎么研究风口,怎么拆解国家的政策红利,怎么复盘人家的商业模式。怎么给自己叠加信任背书,怎么让更多人来认识自己,扩大自己影响力。怎么去做局,如何去设定规则。你说能一样吗?后者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搞钱就是钱涌向他们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