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班主任一定要做好这五件事(2)

8.学校或者班级管理不到位所致。学校或班级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或容易产生欺凌行为的隐秘空间无人管理,老师缺乏教育敏感等,都会引发临时性欺凌行为。

问题二:哪几类孩子常常被欺凌?

1.外在形象不佳,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很害羞,怕惹事的孩子。

2.在同学中不受重视,朋友少,在学校很孤单,被边缘化的孩子。

3.不善表达,缺乏与朋辈相处的交往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的孩子。

4.有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孩子。

5.凡事沉默,吃了亏也不敢争取,表达能力不佳的孩子。

6.性格或行为与班上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孩子。

7.自身人品存在问题,如撒谎、贪嘴、八卦的孩子。

问题三:欺凌行为有哪些?

可以总结为10个方面:

1.粗言秽语侮辱受害者。

2.对受害者进行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

3.侵占受害者的个人财产,如教科书、学习用具、金钱、食物等。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谣言和闲话,恶意公开受害者的隐私。

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其不想做的事,威胁受害者听从命令。

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学校处分。

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国籍、家人或其他。

8.分派系、结朋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

9.敲诈、强索受害者金钱或物品。

10.通过QQ、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发表对受害者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