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还好,寒假作业才叫人头疼。除了大本的寒假作业以外,还有日记和观后感。尤其是各类手工作业和手抄报,完全就是给家长布置的。
虽说完成这些作业不容易,但是家长也明白,若是能认真完成,学生也能从中有所收获。不过有些作业着实让家长匪夷所思,不知道老师布置这些作业意欲何为。
没有边界感的寒假作业走红,统计学生家庭收支
广东一位小学生家长,在检查孩子寒假作业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项是要求学生了解并填写家庭收支情况。调查表内容非常具体,除了父母的工资以外,还要填写房贷、补习费用、日常消费水平、养车成本等10项内容。
通过这张调查表,老师不仅可以知道学生父母的收入水平,更会了解到学生家里的固定资产、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家长实在想不通填写这些的意义是什么,这和学生的教育有关系吗?
这种情况对于网友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此前就有多地学生家长在网上吐槽,学校要求统计家长收入、学历水平和工作单位。就连个别幼儿园都在通过各种花式手段,想了解学生家里的经济状况。
一幼儿园居然让学生画出家里的小汽车和车标,还有让学生画户型图的,学生想法比较简单,不知道老师的小心思,家长却哭笑不得。填真的担心泄露隐私,更感觉被冒犯了,填假的又怕老师说不合格重新填写。
家长呼吁能否取消这种没有边界感的作业,让教育归回本真,而不是把教育和原生家庭的经济水平挂钩。难道家长收入低,学生也要被差别对待吗?
学校给出的理由叫人难以接受
如果说这样的作业题出现在数学作业中,可能出题人的意图只是让学生学会统计家庭收支情况的计算方法。学生完全可以当成一道应用题来完成,数值真假都不重要,学会统计和计算方法即可。学会记账,不仅能锻炼数学水平,也是财商教育的必要环节。
可是有些统计并非是数学作业,还可能是单独下发的统计表格。河北某中学更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上,加入了家长年收入和职业信息。家长以侵犯隐私为由,拒绝填写并将此情况反馈到有关部门。
学校给出的理由是,能方便老师给学生更多关注。结合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因材施教是每个老师应尽的义务,以前都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里大概的生活水平,通过父母的职业大致判断家庭教育的能力,老师心中有数即可,绝不会流于表面。
现在的老师不家访,直接让填表,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家长们普遍对学校给出的理由无法接受,生怕老师会根据学生原生家庭的情况而区别对待。家长有权有势经济基础雄厚的,老师会格外关照。说不定学校举办活动的时候,还会指望这些家长出钱出力。
如此一来,这些家长或许就会被邀请成为家委会成员,他们的孩子就是班级干部。学校不看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却看家庭背景,让社会习气玷污校园这片净土,如何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共举的优秀人才。
学校要把握边界感,别给师生和家长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教育部早在2022年就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教育机构不得采集家长的工作和收入信息。无论是入学前还是入学后,都不能以任何形式打探学生家庭的隐私,力求打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没想到通知下发后,仍旧有此类情况存在。家长要么选择正面硬“刚”,要么全然把他当做一道应用题随意填写即可,不必填写真实情况。
或许这本寒假作业是政策下发前就已经定稿,后期没有根据教育政策及时修订,这才又让学生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这绝不是家长玻璃心,很多收入水平很高,有体面工作的家长也接受不了这种方式。
学校应该避免给老师和家长布置这类与教育无关的工作,了解学生原生家庭的方式有很多,绝不是填写调查表就能达到的。通常布置这类作业不是老师的想法,而是学校统一的安排,老师也对这类事务性工作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