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哈佛名教授的犀利批判后,我却不禁陷入焦虑(3)

看过哈佛名教授的犀利批判后,我却不禁陷入焦虑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一直从事正面管教、社会情学习SEL方面的工作,希望籍由直接面向孩子的SEL课程以及家长、教师培训,提供有效的方法,“培养内心有力量的未来公民”。

可是,这些理论和方法似乎并不能解决“我要我娃上高中”的急迫问题,更不能保证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感受着周围那么多父母们的焦虑,以及我娃面对的挑战,我也不由扪心自问:出路何在?

通往幸福的路不止一条

直到读完桑德尔的书,震撼三观,我才找到了症结所在:优绩主义。

如果我继续相信它,带着我娃朝精英方向努力,我永远无法摆脱焦虑。如果全社会仍然盛行优绩主义,再严厉的政策都难以真正达到目标。因为父母们要么自己就是这么成功的,笃信优绩主义的人生经验,要么被剧场效应裹挟,继续一路卷下去。

不仅仅是中国父母卷,放眼世界,印度、美国、乃至欧洲,或多或少都在卷,只不过卷的内容或者方式不太一样罢了。

看过哈佛名教授的犀利批判后,我却不禁陷入焦虑

电影《起跑线》截图

桑德尔详尽地分析了优绩主义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问题,遗憾的是,他提出的解决之道既单薄又缺乏可操作性。桑德尔敦促精英们反思成功的定义,放下“我值得拥有“的傲慢,带着谦卑之心感恩时代、社会的造化,分享成功,贡献社会。他还提出重塑对工作的尊重,实现”生活境况广泛平等,让那些没有获得巨额财富或显赫地位的人能够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

显然,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好在,我们不是完全无可作为。

既然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优绩主义,而它主要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是自我信念,二是社会规则。那么,相对应的,个体层面的改变至少有两个方向:

一是改变想法,改变人生:父母彻底摆脱它的桎梏,“我不玩了,去寻求少有人走的路”。

二是承认它所形成的社会规则的存在,看清它的本质,在规则中生存却不被规则所蒙蔽。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要从改变信念开始:

我的收入、地位、职业和我作为人的价值没有关系,我的成功不仅仅来自我的天分和努力,还有整个社会和时代的馈赠,我归属于这个社会,需要为共同的目标做出贡献。通往幸福的路不是只有一条,我可以选择自己的幸福之路。

说实话,一下子改变优绩主义的信念不容易,因为很多父母大半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是这一原则的受益者。它的优势是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它的劣势自然也不容忽视,比如无形的傲慢,对成功的无限渴求所带来的压力,对孩子的不断压榨……如何破解?

1.目标感

首先,悬置对优绩主义的质疑,从养育目标,乃至人生目标开启独立思考:

你希望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对我/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金钱,声誉,地位,还是幸福、健康、美德?

如何衡量成功?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幸福的道路都有哪些?

这些选项并非对立项,可以是多选项,有可能既要…又要…,因为我们不是小孩子,不做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选择。但是,有一点必须明晰:什么是最重要的。当它们无法兼得的时候,你坚持什么,愿意放弃什么。比如,当高收入和健康无法兼得的时候,你选择什么?

心理学家威廉戴蒙的《目标感》一书的附录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自我思考或者和孩子沟通人生目标,拓宽视野,关注社会。

如果孩子通过深思熟虑认为能在做教师中找到幸福,体味工作的尊严,这个职业是如何提供幸福感和尊严感的?如果孩子的理想是成为倒垃圾的工人,这个职业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样子?倒垃圾无疑是对社会的直接贡献,随着科技的进步,它总是被需要的,还是可能被取代的?还有哪些职业更有可能发挥你的天赋和热爱?

2.培养看见和回应需求的能力

桑德尔指出,“人类根本的需求是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对我们有需要。工作的尊严就在于锻炼我们应对这些需要的能力。”我们给孩子装备了各种能力和知识以用对生活的挑战,却往往忽略了一点:看见我被需要。

在家里,我们让孩子一门心思学习,他在家庭生活中不被需要;在学校,孩子的重心也在学习上,他还是没有被需要的地方;到了社会上,在优绩主义的驱策下,孩子大概率选择在那个年代貌似被需要的专业,数理化,计算机,生物工程,金融,随波逐流。然后,到了工作岗位,找不到发光发热的点,碌碌无为。

“看见我被需要”,帮助我们在家庭、团体和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和贡献感,解决阿德勒提出的人生三大问题中最基础的,职业的问题,安身立命。

所以,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眼里有活儿”,让孩子参与家务,以及家庭事务的讨论和贡献;在学校里,让每个孩子认领班级分工,为他们提供帮助老师,为班级和学校做贡献的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体验真实的社会,到父母的工作场所去,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看见并体会社会分工的不同,看见弱势群体的需要,讨论我能够做些什么。

同样的道理,看见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并回应这一需要,就是创业的机会。

曾经带着女儿拜访一位广告公司创始人。她高中毕业决定不读大学,要工作,赚钱。可是她发现一个高中生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决定读大学,考上了美院。在读美院期间,家人生病,需要钱,她看到当时画廊卖的复制名画价格高,于是找到老板,说可以提供低价的画。她自购原料,招募同学画画,转手卖给画廊,解决了家人的医疗费用,而且攒下了第一桶金。她敏锐地发现市场需求,为回应需求而努力的能力,是她成功的起点。

3.设计人生

在目标感和职业规划的探寻中,除了要具备看见并回应需要的能力,还要寻找自己的激情与天赋,在试错中探寻。伯内特和伊万斯的《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以设计思维模式,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将目标付诸行动,不断尝试,专注过程,与他人合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和人生选择。这本书很适合与高中生、大学生聊聊。

如果,经过以上三步的探索,找到了“我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想要过的生活”,也许它会带来优绩主义所追求的成功,也许没有,而是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甚至离经叛道的路径,都接受。感恩社会与时代的馈赠,踏实地追寻自己设计的人生,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做出贡献,无怨无悔。

4.成长型思维

最后,如果你或者孩子像我女儿一样备受完美主义的困扰,在厘清人生设计之后还没有解决“我不够好“的焦虑,认清优绩主义的原罪会很有帮助。人不需要用成功来证明自己,你的收入、职业和你的价值无关,你仍需努力,但是允许失败。

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一书提出成长型思维的概念,人不是天生就聪明或者完美,或者具备各种能力,而是在不断成长中。成长型思维有助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同时,警惕过度追求结果的矫枉过正。

是的,我现在还不会讲西班牙语,我努力了,就有可能学会,并且日趋完美。但是,我的努力不一定保证我必然会讲一口完美的西班牙语,努力的价值在于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结语

《精英的傲慢》这本书还是挺颠覆我的三观的,同时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优绩主义不是一无是处,不需要一竿子打倒,但是它对社会和个体带来的伤害的确存在,需要被看见被解决。

当然,个体找到安身立命的路径,社会实现生活境况广泛平等的解决之道,一定还有更多可能,期待你的思考。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