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所有学生的心愿,能够到更高的学府去追随自己的梦想,这种幸福和期待让学生无比憧憬大学生活,而家长也会为孩子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也并非所有家长都愿意如孩子所想,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自己陈旧的思想,总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去安排学生的人生,甚至会以“为你好”为由掐断学生梦想的翅膀。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眼瞅着秋季学期即将到来,准大一新生和家长都在为入学做着准备,满心欢喜和激动地等待入学的日子,但是重庆17岁女孩却在入学前11天遇到了让自己崩溃的事情,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的母亲,整件事让人们看得感同身受甚至有些窒息。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窒息的母爱让人唏嘘

送孩子上大学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这么想,重庆一名17岁女孩,凭本事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中戏教育专业,临近开学却被家长来了一个“背刺”,整个人都崩溃了。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原来女孩马上就要到中戏报到了,在收拾入学所需物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学费银行卡、手机以及其他重要资料都不见了,而与这些资料一同“跑路”的还有自己的母亲。

妈妈甚至还给她留下一个“对不起”的字条,看到这个字条女孩就意识到不对劲,马上和妈妈联系,但始终都未得到回复,眼瞅着就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结果母亲却迎头来了一击,换了谁都会很难接受。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而她的妈妈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自己填报的志愿和母亲的想法背道而驰,妈妈一直希望她报考定向师范生,毕业后直接回重庆当老师,这样安稳还能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女孩却并不愿意按照母亲规划好的道路走,就偷偷修改了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了自己向往的高校和专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家长才知道她自作主张了,因此产生了矛盾。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在母亲的认知里中戏就是培养演员的地方,以后工作不够稳定也不体面,否定了她的选择,还扬言她要是去北京读书,她就跟着去照顾工作,这种控制欲让女儿感到痛苦。

而女孩的父亲面对强硬的妻子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女孩只能向学校招生办求助,在得知详情之后学校同意她直接入学,但是女孩的母亲依旧失联状态,不知道何时才能接受现实。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或许女孩的母亲也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掌控欲和窒息的母爱让人无法接受,这么做只能让女儿拼命想逃离,希望这位母亲能够自我反省,好好和孩子沟通解决。

家长想为学生规划好一切,但也要懂得:爱是保驾护航而非囚禁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自认为经历的人和事比学生多很多,也见证了很多的现实,所以就会尽全力保障孩子不被这些现实所困扰,为他们规划好一切。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家长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学生的培养上面,自然是不想让他们多走弯路,这确实是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

但是家长也需要明白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非家长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家长不能用自己的认知去束缚甚至是囚禁学生,那样并非爱,反而是坑害,以后孩子过得好与不好都会留下很多遗憾,到时候家长就会落埋怨。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在笔者看来,真正的爱是保驾护航而非囚禁,家长要学会转变思维,就算学生选择的道路未来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支持和帮助,学会放手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当学生的理想与自己的认知南辕北辙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时代不同,接触到文化和社会风气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和家长之间必然会有“代沟”,尤其是在人生选择上面,学生的理想很难和家长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就出现认知上的矛盾冲突。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一意孤行,要学会打破固有认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学生选择背后的利弊,然后客观理性地和学生去交流,如果无法改变学生想法,那么就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选择。

在整个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做出过激的事情或说出伤人心的话,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说到底还是家长思维要转变,学会放手让学生成长,而不是总想着“以己度人”。

为阻止女儿念中戏,母亲带着通知书“跑路”

【笔者有话说】女孩凭本事考上了中戏,母亲就因为孩子未满足自己的想法,选择如此极端的做法,属实让人难以接受,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也希望母女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聊聊,解开心结,或许母亲也是出于好心,但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成长并学会放手,不要总是强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那样只能让孩子的路越走越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