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琨认为,可能自己是教育学专业的缘故,学校在心中更像社会里的“象牙塔”,自己更偏向继续留在学校接受教育,延毕只是一个下策或是次于考研的选择,“每个人肯定是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都有具体的思考,每个人的答案肯定也会给人不同的启发,延毕更像是一种有趣的教育现象。”
在连琨看来,延毕并不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节点,它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平台和场所,即使不延毕,去外面租房子其实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就像“延”字一样,它只是一个能在学校继续生活下去的过程而已,我们的生活不应该被延毕全部占据,而是应该交给自己做主。
专家:也要以尊重和理解的心态看待学生的选择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延毕一度被赋予贬义。它常常和家庭变故、生理疾病、挂科、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画上等号。一旦延毕,学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背负巨大压力。但在近些年,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记者发现,选择主动延毕的学生们即使是权衡利弊后选择的延毕,也会有很多人在延毕的那段时间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优势条件,比如时间、机遇、年龄等。但也有一些学生在选择延毕后,成功拿到了满意的offer和录取通知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元婕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包容性也在逐渐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延毕早已不再被认为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学生选择主动延毕有主客观的原因,比如今天社会上的岗位与能够适应岗位的人之间的匹配度不高,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我们既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也要以尊重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他们作出的选择,不能产生歧视。
“但是我个人并不赞同学生们都这样去做,未来是不断变化的,你把所有问题都留在以后,并不见得就一定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郭元婕说。
郭元婕建议,应届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也应尽量增强包容度,给刚步入社会的年轻学生一些缓冲的时间。延毕肯定是在特定情境下对学生本人有利的,但我们并不鼓励和号召学生这样做,而是应当更多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找到更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应当逐步淡化应届生的身份标签,不要过度强调应届生身份,而是关注青年人群体的就业问题,认同、支持年轻人的个性化发展,‘看能力、不看毕业时间’,为所有年轻人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竞争环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安、陆岛均为化名)
每一年的毕业季,伴随着应届生就业问题而来的,是许多人脑海中可能一闪而过的假设:假如时光倒退四年,有机会做出另一个选择,今天是否会是另一个处境?
历史不能假设,人生也没有后悔药。如果你是一位站在十字路口的高三学子(家长),读完这篇文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