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快凝聚海内外华语各界人士共识,构建“中国标准、共商共建、广泛认可”的海外中国国际学校体系,并推动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体系。
第二,成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建设和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海外国际学校建设,有效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加大针对海外办学需求与条件的调研力度,摸清需求,形成精确的办学定位和路径,为制定中国海外国际学校政策和开展相关实践做好铺垫。
第四,尽快出台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的指导意见或法律法规,为开展海外学校办学事业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
第五,鼓励各类在华国际学校“走出去”办学,支持海外两万多所华校转型,拓宽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争取当地政府或民间力量的资助。
第六,加强教师、教材、教法资源的筹备,鼓励国内师范类院校开设海外国际学校需要的各类教师培养项目。
“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多(英语)国际学校的国家,达884所,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176所。”据国际学校咨询集团(Interational Sehools Comsultanoy Group,下称ISC)2019年7月数据显示,阿联酋、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亚洲英语国际学校数量增长显著。
IS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中国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共有959所,占东亚地区的58.2%,全球的8.2%,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共395659人,占东亚的63%,全球的6.6%。
2021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接近462亿元,但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较过去五年有所放缓,仅为5.2%。
教育部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不鼓励、不提倡低龄出国学习”。这意味着,未来海外低龄留学生或出现回流和规模收缩。在华国际学校的生源规模仍有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