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学校不予录取的疾病或缺陷;
二是学校有关专业不予录取的疾病或缺陷;
三是不宜就读的专业的疾病和缺陷。
从《指导意见》看,除了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无法完成学业的疾病及学习不能自理的考生,高校可以不录取外,对患有其他疾病的考生,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
2.“不宜就读专业”属指导性建议
《指导意见》出现了“不宜就读专业”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对患有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但今后对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可能有影响的,提出不宜就读专业的指导性建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然而,如果今后就业受到影响,考生必须自己承担责任。
残疾考生受到保护《指导意见》规定,对肢体残疾、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高校不能因为其残疾而不予录取。不得以不具备办学条件或不符合培养要求为由,拒收能进行所报专业学习的残疾考生。
04志愿填报跟体检有关系吗?
体检是很重要的,因为学校现在有些专业是限报的。比如说有一些医学类的院校,那么对于视力或者是一些肝功能的检验指标有要求。一些外交的学院,国际关系的学院,对一些外貌、身高也会有要求。要是想从事绘画的话,那可能就对视力有要求。
家长考生不重视体检,可能有两部分。第一个是体检的时候没有认真地按照老师和医生的指引去完成各种项目,比如说查视力的时候不认真,测身高、体重的时候没有认真。第二种情况,体检结果出来之后也没有认真地阅读,没把体检报告当回事。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没有认真地看体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