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2)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业内称之为“双减”政策。

随后,各地加快了对于各类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查处整顿步伐。

《意见》总结地方治理经验,将整顿的重点放在加大对违规校外培训的场地经营、房屋租赁等环节方面的监管上,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减少违规培训发生。

《意见》指出,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动态排查机制,建立包保责任制,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强化房屋产权人、受委托管理单位的管理责任,明确不得将房屋租借给无资质机构或个人开展校外培训,并依托楼长开展网格巡查,防范在商务楼宇和出租房屋发生违规培训。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抓住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部署排查检查和专项治理。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管控排查。

抓住重要时间节点

部署专项治理行动

教育部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截至2022年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

然而,在这场校外培训行业“大洗牌”的同时,有一小部分违规教培机构通过“改换马甲”的方式“潜伏”下来,以“高端家政”“高级保姆”等方式,“改头换面”地继续违规从事教培业务,与监管部门玩起“猫捉老鼠”游戏。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