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喜欢上学成绩却很好?(3)

如果人们对于国家机构都持这种悲观的或者无视的态度,长此以往岂不是“国将不国”了吗?

而且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结果,假如学校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真的没有什么用,那我们倾家荡产买学区房,想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下面说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案例,来看看学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一位旅美的科学工作者,他的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在当地的旗杆小学读书。这个学校拿的是公立学校的经费,但属于独立办学,面向全市招生。

旗杆小学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比如经常进行随堂小测验,比如在数学和阅读这样的科目,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班教学,总体来说,属于那种抓得很紧的学校。

为啥要拿这个学校举例呢,因为按照这个爸爸的感受,这个美国小学很像中国的学校。

后来家里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这个爸爸考虑换个大一点的房子,那么一年级的儿子就面临一个转学的问题,尽管儿子很喜欢旗杆小学。

爸爸将目标瞄准了另一所小学叫蓝山小学,这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招生范围仅限于当地的学区。

为什么选了蓝山小学呢?因为根据当地的教学成果排名,蓝山小学是第一,旗杆小学是第二,而且这俩从统考的数据上看,差距还挺明显。

后来他儿子正式转学去了蓝山小学,转学之前爸爸和校长聊过一次,校长当然是把自己的学校吹嘘了一番。

可是结果怎样呢?这个爸爸很快发现,蓝山小学的教学质量(至少是中国家长所理解的教学质量)远不如旗杆小学:每天上课时间少了一个小时,几乎没有测验,家庭作业如同儿戏,数学课的进度和难度都低于旗杆小学。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