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这样表扬孩子有这么大危害!

有一些词汇,好像天然的和一群人绑定在一起。

比如绝大部分人看到“表扬”这个词,都会第一时间想起老师,其次可能才是自己的父母。

可是很少有老师意识到,“表扬”到底能对一个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或者说的再直白一点,“表扬”这个方法如果使用不当,这件事的危害性……你想过吗?

先说一个国外的真实案例,这个男孩叫托马斯。

托马斯现在上五年级,自打他会走路以来,周围就有人夸他聪明。这也难怪,因为托马斯的确在孩子中间显得非常早熟,后来要上学了,这孩子做了智商测试,结果是所有孩子前1%的水平。

但是很快,托马斯的父亲就发现了一些异样,尤其在儿子升入中高年级之后:“托马斯不愿意尝试那些他觉得不会成功的事情。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反应迅速,但现在他把这种迅速用来预判,如果发现这东西他搞不定,他马上就放弃了,然后对自己说,‘我不擅长这个’。”

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归纳:托马斯只是瞟了一眼,就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他天生擅长的,一边是他不擅长的。

托马斯的爸爸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在低年级的时候,托马斯不太擅长拼写,那么小的孩子,当他看到自己的拼写成绩时,他眼神里都是犹豫;后来上三年级,有一门英语书写课,老师要求家庭作业必须用这种书写方式完成,结果托马斯干脆连作业都不写了。最终还是他爸连哄带骗把他说服了。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一个智商拔群的孩子,却连应对一个学校里最普通的任务都显得如此缺乏信心?

托马斯显然不是个例,事实上,很多像他这样天赋不错的学生会严重低估自己的能力,以及,会低估努力这件事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学生低估自己,老师和家长一般都怎么做呢?这些成年人都选择用表扬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常见的一种表扬类似于,“你这么聪明,你一定能行的!”

哥伦比亚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接近九成的美国父母认为,应该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因为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相信在中国,这个比例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可是,重点来了,有研究证明大人们事与愿违了——这种表扬,很坏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和她的团队用超过10年的时间对“表扬”的问题做了实验性的研究。她的研究对象是在纽约上学的400名五年级学生。

实验是这样的:研究人员先让每个孩子单独做了一种智力游戏,这个游戏非常简单,所有孩子都能做好,完成之后,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分数,然后在底下附上一句表扬。

关键的差异就在这句表扬,孩子被随机分成几组,其中一些收到的表扬是:“你在这方面一定很聪明!”而另一些人收到的表扬是:“你一定很努力!”

有人问过德韦克为什么只给了一句表扬,她的解释是:“我们想看看孩子们有多敏感,我们有一种预感:一行表扬已经足够看出效果。”

然后精彩的效果真的来了。

在第二轮测试的时候,学生们会面临一个二选一的局面:要么选一个比第一次更难的测试,这个测试虽然难,但孩子们被告知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要么选一个和第一次同样难度的测试。

结果是,在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学生中,92%的人选择了难度更大的题目,而在被表扬聪明的学生中,67%选择了简单测试。换句话说,“聪明”的孩子们普遍选择了逃避困难。

德韦克后来在她的总结里这样分析:在“聪明”的孩子们看来,这个游戏的本质是保持一种看起来聪明的状态,不要去冒险,以避免尴尬的风险。

测试还在继续,接下来是第三轮,在这一轮里,学生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遇到的题目是明显高出自己年龄段的难度。这轮的测试结果是,每个孩子都失败了。

可是失败和失败又不一样。第一次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没有足够集中注意力而导致了失败。“他们非常投入,愿意去尝试这种极难的挑战,他们中间甚至有人莫名其妙的说:虽然很难,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测试。”

可是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却认为,这次的失败是他们根本不聪明的证据。“他们表现出了肉眼可见的紧张,他们满头大汗,痛苦不堪。”

第四轮,也是最后的这一轮里,题目又回到了第一轮的难度,结果是: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比第一轮的分数,平均提高了30%,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分数却比第一轮下降了20%。

这就是实验的全过程,德韦克对结果有两个重要的总结:

1、强调努力的作用,给孩子的暗示是这个东西是可以控制的某种变量,也就是说,孩子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控成功。

2、换言之如果孩子笃信的是天赋,孩子的推理就变成了,我不需要付出努力,并且付出努力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付出努力似乎是一种对天赋的削弱。

德韦克后来不断重复这一套实验,她发现表扬的影响力适用于各个阶层的学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尤其适用于最聪明的那一类女孩,甚至连学龄前儿童也吃这一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心理学界曾出版过一本书叫做《自尊心理学》,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自尊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一个人必须尽可能的获得积极的自尊感。

这个思潮曾风靡一时,以至于那个年代的学校曾有过这样的改革措施:任何可能伤害孩子自尊的东西全部被拿掉,比如组织足球比赛,不计比分,赛后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奖杯,比如批改作业,老师不允许用红笔画叉,这样的结果是,批评被无处不在的、过分的表扬所取代。

所以德韦克关于表扬的研究,是对自尊心理学的一次巨大挑战,另一位学者鲍迈斯特进一步支持了德韦克的理论:高度自尊并不会提高成绩,也不能提高职业成就。

鲍迈斯特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学生来说,建立自尊的表扬只会导致他们成绩进一步下滑。

事实上德韦克的研究并不是否定一切表扬,研究人员发现,想要让表扬有效,你的这个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比如你可以告诉一个学生:这次考试证明你对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除了具体,表扬也应该真诚,因为科学证明7岁以上的孩子都会分辨每一次表扬背后所隐藏的意图。

心理学家对此也有过实验:一个12岁的孩子会认为,受到表扬不是你表现好的证明,而是你缺乏能力的标志,因为老师认为需要用额外的表扬来给你激励。

这个看似奇怪的想法应该怎么理解呢?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看来,一个表扬也许意味着这个学生已经达到了他天赋的极限,而一个批评反而意味着这个学生还有进步的空间。

也就是说,孩子们自有一套判断表扬的逻辑,而过度表扬的结果则是:孩子越来越在乎自己的面子,为了表面的竞争力,不惜作弊,不惜诋毁其他人。

这同样也是实验的结果,比如让一批学生将自己的成绩单手写成一封信,寄给另一所学校里那些素未谋面甚至永远不会见面的其他孩子,你猜会怎样?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中有40%会撒谎,会夸大自己的分数。

又比如,一些在小学成绩不错的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发现自己的竞争力明显不如以往,他们想的不是通过努力去扭转局面,因为努力这件事是他们现阶段失败的另一种证明。这些孩子私下向研究人员承认:会认真的考虑作弊。

学生之所以会考虑作弊,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这里面尤其有一种家庭因素,比如父母以一种貌似积极实际是忽视的态度,告诉孩子你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问题就会越来越糟。

这样的一种态度,是让孩子觉得失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以至于全家上下在内心里无法接受失败这种可能性。你让孩子怎么办呢?那可不就是考虑作弊吗?

这种表扬,跟毒品很像,对被表扬的一方是瘾,对给表扬的一方也是瘾。

戒掉这个瘾为什么难呢?无论您是老师还是家长,给出表扬有时候是一种缓解现代人焦虑的方式——做老师的压力,做父母的压力,好像在我们把表扬说出口的那一刻,就能减轻那么一点。

所以对成年人来说,需要改变的只是表扬的角度,当你表扬努力,表扬细节,这个角度恰恰也体现了你这句表扬的诚意。

至于聪明不聪明的问题,不妨留给孩子自己去判断。

又或者,你能让孩子相信聪明这件事也是可以被后天改变的,也就是:越努力,越聪明。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