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中国最好的老师被一个学霸“打脸”

先从一个2500多年的故事说起。

说有这么一个老师,跟他的一个学生上了整天的课,那学生就坐那儿干听,一句回应都没有,也不提问,老师说啥就是啥,反正就是那种一眼望去很内向的学生。

老师心想,这孩子怕不是个傻子吧……后来老师留了个心眼,等这个学生跟其他学生一块儿上自习的时候,就在一旁暗中观察,结果发现这学生竟然把自己讲的那些知识运用的挺好。

这下老师明白了: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傻!

这位老师叫孔子,这个学生叫颜回。

提起颜回,很多人大概只知道“一箪食一瓢饮”,实际上,颜回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载入史册的学霸,是一个连孔子都差点被他迷惑的真学霸。

我们有理由怀疑,孔子谈学习的一些金句,很可能就是受了颜回的启发。

上面说的那个故事,原文只有23个字: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篇第二》)

可如果你也跟孔子一样是一位教育从业者,或者是那种愿意琢磨教育问题的家长,那么这23个字,就值得细品一番。

事先要声明一下,以下解读和分析基于一些我们认为合理的脑洞,并且任何结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总之重要的是“启发”,而不是追求“正确”。

part1:“吾与回言终日”

我们知道孔子的教学场景主要是私塾,但针对个别学生的小灶其实也不少,那么这里的“言终日”就有两种可能:1、常规私塾模式下,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场,而颜回是其中之一;2、在给颜回开小灶。

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应该是第二种,如果真是第二种,那只能说孔子这个老师实在是脾气太好了。

要知道孔子是个性情活泼的老头,看过《论语》都能感受到,这位老师喜欢跟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偶尔还要跟学生抖个小包袱之类的,然后希望学生能接他的梗(子路这方面就做的很好),总之就是课堂氛围特别好。

可是这次,孔子就这么干讲了一天,而颜回只是“不违”。这其实是一次非常尴尬的教学。

part2:“不违”

这两个字是全篇最核心的,也是最充满戏剧张力的“关键词”。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是这么翻译“不违”的:“不违者,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颜回这学生,上课的时候非常老实听话,老师教的东西,他没有任何质疑,没有拿一些话出来反驳,也没有故意提问题刁难老师,全没有,就是无条件的全盘接受。

你可以想象那个画面,一个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对面这个学生就是低着头记笔记,可能除了一个劲的点头也没别的了。

如果这是一次大班教学,那对比就更鲜明了:其他同学可能早就听得眉飞色舞,个个踊跃举手发言,然后角落里就这么一个闷葫芦,面无表情,悄无声息。这个闷葫芦好像也在认真听,但是我们不太确定……

像颜回这种,在课堂上甚至完全无法跟老师互动,也无法给老师实时反馈的内向学生,老师能发自内心的喜欢吗?不能,至少孔子一开始是不能的。

part3:“如愚”

孔子是个很坦诚的人,他一点也不害怕被打脸,所以学生们才忠实的记录了他在一开始的想法:

这个颜回啊,跟傻子一样。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恐怕当时看到颜回那个木头人一样的学习状态,孔子认为颜回已经“罔”(迷惘)了。

孔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大概是这样的:你到底听明白没有?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就跟这闷头记笔记有啥用?学习不是光听讲就行的,要用自己的脑子知道吗?你这孩子,真要把人气死……

从论语的很多细节上我们不难知道,在孔子的观念里,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不能提出质疑和反对意见的人,就是傻子。那么至少在表象上,颜回是个傻子。

part4:“退而省其私”

注意这里的“退”,很多地方的译文说的是颜回“退”,尽管逻辑上都能讲得通,但我们这里倾向于“退”的主语是孔子。

为什么呢?因为用“退”来形容孔子,对塑造人物角色更有帮助,也更能凸显孔子的心理活动。

我们来想想这个“退”怎么回事:孔子下课之后就开始琢磨,今天这个学生到底什么情况?我得去看看他平时是不是也这样。

所以说这个“退”,更应该指的是孔子自己主动从课堂环境“退”到其他场景(而如果是颜回“退”则只有下学的意思),这个“退”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位名师的心细如发:评价一名学生,武断的贴标签总是很容易的,我们缺的恰恰是换个角度去观察。

如果你能接受这个逻辑,那么孔子的这个“退”,分明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的“以退为进”。

所以孔子去“省其私”,看看颜回私底下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是啥样,这个形象大概有点像扒窗户的班主任。

可能很多学生天然有点害怕班主任站在窗户外面偷窥,不过就像孔子一开始也很烦那个闷葫芦颜回一样,表象往往并不重要,我们不能单凭偷窥去判断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班主任。

孔子当年没准就是偷窥,但事实证明,幸好他选择了偷窥。

Part5:“亦足以发”

孔子在偷窥的时候,大概恨不得激动的直拍大腿——卧槽颜回这小子,可以啊!

“发,谓发明所言之理”,也就是说,其他的同学跟颜回讨论老师讲的内容,颜回完全能够把老师的教诲、老师的道理转述到位。

根据“费曼学习法”的精髓,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需要通过他给其他人的二次讲授来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颜回早在2500年前就做到了。

所以什么是课代表?颜回就是标准的课代表啊!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基本能够代替老师给同学复习功课的,就是课代表。

从这里回头再看那个“不违”,颜回可能不是有问题憋在心里不说,他是真的一听就懂了,听懂之后他还能做到(孔子评价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个“发”,也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思。

当然最终促成颜回“不违”而“足以发”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颜回对孔子这位老师是百分之百的敬仰,绝对的尊师重道,是他心无旁骛听讲和自我消化的前提。

当然如果以现代人的立场看,颜回可能缺了点批判精神,可是站在他当时的视野,孔子的学问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的老师就是一位圣人。

颜回后来的英年早逝令孔子发出了“天丧予”的悲叹,如果单从学问的角度说,孔子失去的是一个真正的传承者。很多时候我们讲批判,往往连对方的理论架构都没有彻底研究明白,这种批判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有可能挑战孔子的,也只能是颜回,尽管按他的个性大概率不会这么做。

Part6:“回也不愚”

孔子顺着门缝望过去,这次换沉默寡言的颜回滔滔不绝了。孔子知道自己被打脸了,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相信每一个热爱教育,关怀学生,又善于观察的老师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回也不愚”这短短四个字背后,是老师对一个优秀学生满满的爱意。

从“如愚”到“不愚”,其实颜回并没有改变,成长了的是孔子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教学相长。

当然孔子没有被自己的第一印象所束缚,这种包容和理性的精神其实也注定了他会是一个好老师。

孔子是一个活得很快乐的老师,他一生中有很多作为老师的巅峰体验:比如“吾与点也”,是一种在学生里头找到知音的满足感,然而私以为“回也不愚”这种剧情上的大反转,是让孔子更爽的事情。

2500年前中国最好的老师被一个学霸“打脸”

总结一下,孔子和颜回的这个故事,大概能给我们两个维度的启发:

1、到底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我们之前围绕这个主题有过一篇专门的讨论(有些孩子已经掉进了“假积极”的陷阱),是否有效学习,从来不以上课谁举手最积极为标准,尽管这件事比颜回当年的“不违”还有迷惑性。

考试分数可能有一定检验作用,但更本质的,是像颜回这样,一方面能二次传授,同时还能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学到最后,那些学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而不在我之外。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学霸,从来不会在意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甚至热衷于给教材给标准答案挑刺,因为“标准答案”只是一个服务于考试的概念。

2、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学生)吗?

在这件事上,其实家长和老师完全不必有任何包袱,因为当年连孔子也险些犯了大错。

相比坐在旁边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报各种班,真正读懂自己的孩子实在是重要太多了。很多时候,那些看上去已经非常尽责的父母,跟课堂上踊跃举手的孩子没什么不同——走个形式总是不难的,实际效果究竟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

孔子之所以是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主张有教无类,而有教无类中隐含的“一视同仁”,恰恰是以个体的差异性为前提:我们家孩子跟你们家孩子完全不一样,所以才没有分出高低贵贱的必要。

所以你们家孩子也和颜回一样“不违”还是“特别违”呢?也许你也需要像孔子一样,用心的,偷摸观察。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