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师"还是"贷款专员"校园贷混入职业培训(2)

是"老师"还是"贷款专员"校园贷混入职业培训 是"老师"还是"贷款专员"校园贷混入职业培训

曾在某职业培训机构报名图片编辑课程的大学生小周说,开班后,老师换了,上了几次就感觉学不到东西,而此前声称的就业机会仅仅是打零工,以30元一单的价格在网上编辑图片,而且还要在群里“抢单”。

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家名叫“中职通”的在线职业培训机构上了一节课就感觉被“坑”了,退费无门,贷款又无法终止。培训合同上赫然写道:“在线课程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款规定。”

“花钱的时候,机构盯着你,交了钱后,对你置之不理。”这位大学生说。

警惕“培训贷”陷阱,强化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督导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说,在国家相关部门规范贷款平台向大学生发放贷款的情况下,如果在线职业培训机构诱导、帮助甚至作为中介方从事贷款业务,则违反相关规定,而贷款平台审核不严,同样难辞其咎。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贷款平台的审核形同虚设,电话回访后就不再核实信息真假;有的平台甚至不审核,全盘接纳学生提交的虚假信息,并发放贷款。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针对当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规范放贷机构及其外包合作机构营销行为,要求放贷机构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不得以大学生为潜在客户定向营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依法鼓励支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强化对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督导,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投诉多、纠纷多的一大原因在于难以界定培训质量好还是不好,因此还要形成行业规范,建立行业标准。”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说。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职业培训的底层逻辑是以找工作、兼职、提升收入为营销方向,但在这个过程中所画的“大饼”往往都很难实现,这就带来预期与实际的不匹配。

“在线职业培训机构的纠纷往往有着跨地域、跨部门的特点,更使得部分不合理的‘培训贷’等监管难度提升。”唐健盛说,想要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大学生和职场人都需要留心,尤其对贷款要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