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父亲怒吼:我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先后有两个模式贯穿始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有个形象的别称,叫填鸭式教育,就像在鸭子的生长期,按时定量投喂饲料,同时控制运动量,以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这种听起来就不科学的教育模式源自于苏联。

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只有这一个“老大哥”愿意扶持,便只好模仿苏联的填鸭式教育。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模式只注重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会极大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自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

而上世纪80年代起提出的素质教育,则完美避免了应试教育的缺点。这种模式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个人性格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与应试教育比起来,素质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更为全面具体。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在这之后,我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后来的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印证了这一点。

之后的十几年里,我国开始重视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深入探索,终于在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素质教育就成了我国的战略决策,重要性达到了一定高度。

素质教育提出的本意不是为了全面取代应试教育,只是应试教育存在天然硬伤,而素质教育刚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提出,解决了落后的应试教育与我国高速发展进程产生的矛盾。二者应当是传承与补充的关系,而非对立的矛盾关系。

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完全抛弃应试教育,采用素质教育,是非常不现实的。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身处应试的环境,学校又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矛盾的心理。

中产父亲怒吼:我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

成长于应试教育中的家长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方式,也会痛苦茫然,不知所措。即便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也一样会为教育问题而焦虑。无论是外界的竞争压力,还是与现有教育体系格格不入的经验,都是造成他们内心不能自洽的因素。

二、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明确

比如这位《奇葩说》上的网红博士,也曾是《我是演说家》中的全国总冠军,储殷,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博士,他也正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困惑。

在2020年新浪教育盛典中,储殷进行了一次关于教育孩子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做《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的迷茫》。他犀利地剖析了当下教育体系与应试制度并存造成的矛盾,揭开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也讲述了家长们的迷茫与无助。

储殷提到,当下教育改革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导向不够明确,但是又过于具体。这个说法看似有些矛盾,为什么一件事情可以是既不明确,又过于具体的呢?

例如针对未成年人的某些社会问题,人们意识到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便将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纳入学校考核标准。看到一些孩子体质较差,经常生病,就意识到体育很重要,于是增加体育课,提高体育考试标准。

中产父亲怒吼:我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

这样既不能明确改革方向,又事无巨细地增加考核项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越来越累,反而适得其反。

三、现行教育体系的本质是分化阶级

教育的功能与真实目的也是家长痛苦的来源。“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论调已经流行多年。然而现行教育体系的本质并不是为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而是通过看似公平的考试竞争,完成阶级的分化。

中产父亲怒吼:我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

每个既得利益的中年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的资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考试。或许小镇做题家没有富二代生活惬意,但是总比高中毕业早早出去打工的儿时玩伴体面得多。

简单粗暴地说,其实18岁的那场考试,就已经划定了人生的上下限。那之后再想去突破改变,要付出的努力是学生时代的十倍百倍。

现有的教育体系提倡给学生减负,于是课外时间越来越多,本意是为了让孩子更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真的能达到目的吗?很显然并没有。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考试还在,只要人们还有一丝希望通过高考完成阶级上升,那么单纯通过减少学习任务的“减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反而会越来越成为阶级的“固化剂”,封死阶级上升的通道。

课外时间越多,有条件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的孩子就越有优势。即便文化水平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储殷博士,也丝毫不敢懈怠,恐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在他看来,如今的课外教育更像是一场军备竞赛,每天两三个小时的补课时间,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看哪个孩子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积累更多优势。

中产父亲怒吼:我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储殷称中国的教育改革忽略了给家长带来的压力,没有最基本的诚意。面对这样的教育改革,面对如今畸形的教育体系,他宁愿孩子回到传统应试教育体系中。

至少那时候的孩子不用拼家里的条件,大家一起坐在教室里,只需要拼谁更聪明,谁更努力,谁更有效率。爱运动就运动,爱看书就看书,没有各种量化标准给孩子打上优秀、达标、不及格的标签。

四、结语

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经济产业结构,还是文化教育事业,又或者是社会精神风貌,都在这短短几十年内发生过巨大的嬗变。

教育改革固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但是也在解决以往的问题。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伤今怀古更不可取,我们应该思考要如何解决当下的难题。要知道改革从来都没有完成时,每时每刻都是进行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积累小的量变达到质的变化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