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看见老师在校门口收礼然后把她举报了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为期九个月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下文字出自一个三线城市的基层小学老师,关于被送礼这件事,她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

当你带着猎奇心,点击这个标题,并在心里想着“我就知道老师没一个好东西”时,抱歉,或许会让你失望了。

在家长们的眼里,老师就是一个有着“灰色收入”的群体。大家整天都是被两种极端的心态反复支配着:

A.

我得给老师送礼,否则我家孩子肯定要吃苦头

B.

就不给老师送礼,敢对我家娃不好我就告他去

在这种焦虑的折磨下,就会滋生出一些脑洞奇大的思想,比如:

大妮儿她家闺女被老师选成班长了,肯定是她给老师送猪肉了;

二狗子他家小子天天被老师叫家长,一定是跟他家“要钱”呢!

我要不要也给老师送一筐鸡蛋,要不老师就得送我鸡飞蛋打了!

综上所述,这些家长们的心声,说人话就是——不给老师送礼,就是置娃于水深火热不顾

我不是很清楚这些想法都是哪里来的,我自认为对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友好的,对家长们都是和蔼可亲的。可是,家长们还是一边暗戳戳地瞅准机会给我塞东西,一边躲在暗处,监督我是不是收了别人的东西。

因此,我们行内几乎形成了不谋而合的默契——在学校及附近,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任何东西

否则,人家一张照片,那就是置你于死地的钢铁证据。

1

同事小何有这么个习惯,就是每年年末都会给孩子买一份生肖金币作为压岁纪念。

之前都是小何的老公去买,今年刚好赶上她老公出差,没时间去。于是,金币销售员就热心地要把金币送到小何这里,毕竟快递这么贵重的东西,还是有点不安全。

然而,所谓的安全让人胆战心惊。

原定于下班以后晚一点来送金币的业务员,却在小何中午下班的时候提前来了,小何当时没多想,接到电话就下去了。

这位业务员毕恭毕敬地将一个手提袋双手递给小何,甚至腰背还微微有些弯。同时,业务员脸上堆满了笑容,说:“提前给您送来了,是想给您一个惊喜,希望您笑纳!”

什么?笑纳?笑纳不是送礼时对方白拿时才应该用的词语吗?这个业务员没水平,我花钱了呀!

算了算了,小何想着,也回敬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围笑说:“辛苦您了,大老远还跑一趟。”

本以为对话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对方那位敬业的业务员接着说:“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呀!你们老师比我们辛苦多了呢!”

看看,这一幕场景,这一番对话,多么像大家(想象中)的收受贿赂的现场。

小何一开始还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可是校门口此时堆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大家目光灼灼,虎视眈眈,仿佛下一秒就要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小何吓得赶紧退回警务室,无意间低头瞥见,手里的袋子上赫然印着“XX银行”……

真是捡回一条命有木有?

但凡人群中有个家长录一段小视频,传上“某音”“某手”“某博”,再配上醒目的标题《某校教师公然在学校门口收受家长贿赂》,接着咔咔一顿操作上了热门,小何浑身长着嘴也说不清,从天而降的风云人物非你莫属了。

到那时候,还谈什么饭碗啊!网络舆论的导向本来就时刻盯着我们教师,巴不得谁栽个跟头,撞上枪口呢!然后呢?大家一阵狂欢,团结一心,共同摧毁这个本来是买东西取货的无辜教师。

2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

我们家长是一位保险推销员,业务做得挺不错的,所以当她得知我生孩子之后的若干月里,就时刻提醒我该给孩子买一份保险。

就像家长时刻有被老师“暗示”的幻觉一样,我总觉得她向我嘘寒问暖,评论点赞时,背后都藏着一句呐喊:“你到底什么时候跟我买保险?”

于是,我认了,反正都是买,就找她买吧!至少不敢坑我吧!

他们那家保险公司特别重视客户的售后服务,逢年过节的大小礼物都不少。于是,每到一个传统佳节,都是她找我送礼的时候。

可能,不做贼不心虚,手里提的礼品是客户应得的,又不是我贿赂老师的。所以,这位家长每一次都是光明正大,昂首阔步地走进校园,把礼品送到我的办公桌上。

时间久了,我也感到这样有点不妥。

她动不动就提着个袋子要进来,门卫拦住问她找谁,她则像得到特权似的大声报出我的名字。怪不得门卫大爷看我的眼神暧昧,仿佛在说:“我知道你的秘密了呦!”

后来,我跟她说了我的顾虑,她也及其配合客户的要求,特意物色适合接头的地点。

于是,“学校门口西面200米的马路边”、“学校对面街坊里2栋一单元的楼门前”、“校门口第五棵大树旁边的早点摊”都成了我们秘密传递礼物的地点。

就这么进行了几次接头,我发现还是不妥。因为,偶尔好巧不巧地遇上个熟人或者其他家长,你觉得在他们的眼里,一个老师和一个家长,在这僻静无人地方鬼鬼祟祟地干什么勾当?

后来,我干脆就不接收这些我应得的礼品了。有几次她提出送到我家去。我转念一想,人家来串门肯定还得买东西,算了,这不也是收受贿赂吗?

3

我们作为被大众严厉监督的群体,一举一动都在接受着群众的检验。稍有不慎,将会跌入万丈深渊。光是收礼这一项,就足够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事说她们老家的苹果好,又脆又甜,我就想着买一箱尝尝。但是苹果箱太重,得放在车里,于是我就趁下班时跟着她去车里取。

她的车被停在马路边,当我从她的后备箱搬出箱子,准备放在我车里时,路过几名家长对我笑着点头,那个凝固的表情我至今都记得。

他们也许不认识那位同事,但他们认识我,而我此时,正在从人家的车里搬东西……

这些无奈太多了,以至于我都已经形成了某种“校门口恐惧症”。当我从那里步入挤满家长的人群里,都感到了被检视的那种深深的不安。

我记得,在古老的时光里,那些教书的老师,也会收到家长送上的书籍和礼品,以表达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感激。

在那些物质条件匮乏的地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也会用刚丰收的果子或者粮食,来感谢那个给孩子授知识讲理想的乡村教师。

家长们的感激,那都是真的,不掺杂一点点功利心。

我们班有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妈妈在一个作坊里弹棉花谋生。这孩子性格孤僻,学业吃力。我觉得她可怜,就选择每天下班之后陪她完成作业,送她回家。

一年之后,她学习进步,性格阳光。不谦虚地说,她的改变确实是因为我的关心。那个可怜的妈妈,为了表达感激,真的是拎着一床她亲手弹好的棉被,送到我的办公室。

家长的声泪俱下,让我无法拒绝她这份心意。可是外人呢?他们看不见我们之间那一份真诚的信任,只看到我收了家长一个老大的袋子,猜测里面可能装着什么值钱的东西。

4

事实上,从我来说,我的收入足够支付我比较安稳的生活,我没有必要靠一份“灰色收入”,来提升我的生活品质。

家长们真诚的感谢,我有时候是不忍心拒绝的。在他们看来,那份礼物在足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可是我的拒绝,或许会伤害他们的心。

那些他们因为担心孩子受苦,想尽办法给我送礼的,我其实也是不忍心拒绝的。

不是我虚伪或者贪婪,因为我不收,他们将会更加焦虑,更加担心老师“看不上”自己的礼品,更怀疑自己的孩子在班里受委屈。

所以,对于这些“不得不收”的礼品,我都是衡量价格之后,再买一些价值相近的礼物,选择合适的时候,用“奖励”名义私下再送给孩子。

身为教师,我不知道我的呼吁是否有效,可是我真的想为教师群体说一句:“家长无条件的信任和配合,才是我们所能收到的最金贵的礼物。

反之,假如你苦苦哀求,口口声声说“这是我的一份心意”,转头还要惦记留下证据以备“不时之需”,那么遇见你和你的孩子,真的是我乱发善心的报应。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