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因“姓名”走红 写完总共3笔简单好记

姓名是一个人特有的,是人们互相之间区分和记住彼此的最好特征。姓名往往会跟随一个人一生,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时候,人们会认为姓名携带着某种运气,也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取名”这件事。

生活中我们时不时就能见到一些好听又个性的名字,不是具有文化意蕴,就是带着某种祝福或者希冀,再或者就是有其特殊的意义。比如,以前有位同学姓乔,老家在河南,父母为了让孩子记住故乡,就在2个孩子的名字中间加上“豫”字。

再比如诗词大会的嘉宾“蒙曼”教授,她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平时在节目上讲述古诗词时,非常吸引人,讲述的过程耐人寻味。她的名字让人听了也是耳目一新的感觉,瞬间就能记住。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加鲜明的特征,会在“起名字”上下功夫。比如曾经在考上大学报到的时候,因名字走红的大学生“春秋战国”,虽然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父亲喜欢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但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也正是希望孩子身上能有与众不同的气质。

最近因“姓名”走红的一位小学生,是着实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他的姓名连名带姓写完总共才3笔,而且没有一笔带弯的。老师看后也是十分好奇,碰到学生的父亲,也忍不住问了一句:“为何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其父回答:“简单好记省时间”。

这个回答也是让老师点头一笑,确实是这样。这位小学生的名字叫做“卜一”,读作“bǔyī”,听起来也好听,关键是写起来很方便,感觉2秒就能完成。尤其在考试的时候,别人的名字可能才写了三分之一,这位小学生就已经开始答题了

以前网上流传过一个小学生的名字,笔画总共70多笔,这位小学生每次写名字都,写出来的名字也是难以区分辨认。一直想不通这样的孩子父母是怀揣着什么样的想法,其实说来名字就是个代号,并不能真正给人们带来各种想要的运气。

上学时班里有个同学叫“纳祚”,当时一部分同学不认识“祚”字,将这位同学称作“哪吒”,时间久了,也才理解了同学名字当中的含义,“祚”(zuò)有“福”义。

不过如今的学生,名字几乎越来越“诗”化,名字带有诗歌之意本身含有很好的意境,也会让其他同学更好地记住其人。不过问题是,当一个班级里60名学生的名字里很多都含有“子、紫、梓、涵、晗、菡、轩、萱、宇、语、雨……”的时候,上课提问就比较尴尬了,尤其是很多音相同字略有不同的名字。

比如“宇轩、雨轩、子涵、梓涵”等,再碰上姓氏相同的同学,自己叫对方的名字都尴尬,如果不凑巧,一个班里好几个同名的学生,那老师提问的时候,得同时站起来好几个同学。

上学的时候,班里有2个同名的女生,老师提问都会以大小区分叫“大+名字”或者“小+名字”。而现在的状况是,一个小学班里甚至有5个以上的同名(音相同)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不是应该叫学生“名字+1号、2号、3号……”

还听过一个叫做“朱穆朗峰峰”的学生,是湖北十堰的一名小学生。其父母解释,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一个玩笑,孩子办理出生证时,家人没想好名字,就索性写了“朱穆朗玛峰”,想的以后再改。没成想,户口姓名与出生证姓名必须一致,就是改名,也要在一年以后才可以。时间久了,就这么叫顺口了,没再改。

上学后,老师为了方便记忆,让其他同学方便认识,给学生做了姓名卡牌,摆放在学生课桌前。其实,对于这样的姓名,网友们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取名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取什么样的名字和他人无关,也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姓名是跟随人一生的。尤其在上学的时候,学生们逐渐长大懂事,有了很强的自尊心,这些过分个性的姓名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会让同学叫出“绰号”,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取名的确是个人的事情,不过,如今一些学生的姓名中含有生僻字,或者名字太过张扬,确实给他们的学业带来了麻烦。比如在考试时,一些生僻字电脑不识别或者打不上去,影响考试。因此,取名这件事,还确实不能太多随意。

今日话题:

您怎样看待这些“个性”的姓名?您认为姓名对学生有多大的影响?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感谢关注,每天为您带来教育资讯。

延伸阅读:

湖北学生因独特名字走红,不跟父母姓,网友:全国或找不到第二个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许慎《说文解字》

名字是人类为了区分个体而给每个人特性的名称符号,在东汉文学家许慎的眼中,晚上黑灯瞎火,人们相见看不清全貌,姓名的必要性就出现了。

在我国古代,取名是一门学问,贫苦百姓家会取一个“贱名”,这样好养活。但富贵人家取名非常有讲究。上古时期喜好用天干地支来做名,比如说商朝的王天乙、太甲等。到了先秦时期,取名才开始丰富起来,鲁国有个著名的取名大师,名叫申繻,他曾经提出过“无原则”,即“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查看大图

汉朝流行的是单字,如刘邦、刘彻等,这样的传统对后代影响深远,但有些朝代偏偏反其道而行,那就是魏晋南北朝。研究魏晋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名人的名字有一个共性,就是带有“之”字,比如说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还有皇族中人司马孚之等等。据说,这时人们爱用“之”字,与五斗米教有关。

到了唐宋时期,对避讳与重名看得较为重要。比如说,在唐朝时,百姓们要避讳李世民的“民”字,连观世音都要改称为观音。皇帝自然为所欲为,但普通人取名则大有文章,比如说北宋有个叫做“孙权”的人被皇帝视为图谋不轨。在唐宋时期流行的叠字主要与青楼女子有关,如果普通人叫这个名,则会不受赞赏。

查看大图

到了后期,人们对五行也较为看重,对根据生辰八字等诸多条例来选择最合适的名字,就像朱允炆就是命里缺火。

现如今,取名没有那么多忌讳,为了避免重名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量,人们取名颇有创意。近年来,湖北就有一个大学生因为独特的名字而走红,他叫做春秋战国,既不跟父亲姓,也不跟母亲姓,或许是全国唯一的名字。这位春秋战国的父亲酷爱历史,尤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感兴趣,因而给孩子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查看大图

更奇妙的是,春秋战国同学还有个叫做“长弓莫及”的同学,两人一起上初高中,也一起步入了大学。长弓莫及同学的父亲姓张,他将张字拆开,希望孩子长大后无人能及。的确,在名字这块,孩子是无人能及的。所幸,这两位同学搭了个伴,不然在人生路上得因为名字而遭受数不尽的苦闷与烦恼,而现在两人可以互相吐槽纾解心事。

查看大图

起名是门学问,取太普通的名字,会有重名的风险,但取太特别的名字也会对人生造成困扰,比如说父母常常会引经据典地给孩子取一个生僻字,但这样的字会造成孩子日后生活的困难,比如说老师的特意忽略,还有系统难以输入等。还有家长在取名时忽略了谐音,以至于孩子遭受了数不清的调侃与嘲弄,对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伪复姓”成取名新时尚,年轻爸妈洋洋自得,却给孩子带来了困扰

给孩子取个响亮的名字,一直以来都是新手父母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这简单的两三个字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众所周知,老一辈人在起名字的时候较为考究,大多讲究意义和押韵,但现在人们似乎更习惯于接受快节奏的信息传播方式,往往缺乏深度阅读的耐心,这就导致大家很少去关注诗情画意背后的故事,而这种习惯也逐渐反映到孩子取名这件事上。

比如85后受玛丽苏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喜欢给孩子取名为子涵,梓涵等类似于“女主角”的名字,有时候一个班级中能有两三个孩子重名。

查看大图

而到了90、95后这里,给孩子起四字名字又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希望冠以孩子父母双方的姓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伪复姓”。

“伪复姓”成为了一种取名新时尚

琪琪是个90后,大学毕业以后,她的两名室友都选择成为了幼儿园老师,一次小聚时闲聊,大家无意中感叹起现在父母给小朋友起名过于奇葩的话题。

查看大图

室友小吉说:“我们班很多孩子的名字里面,其实都藏着父母双方的姓氏,比如杨慕林,王艾(爱)辰(陈),我上课叫同学回答问题还要吃撒波狗粮,真是绝了!”

听了这话,琪琪的另一位室友表示:“这些都是好听的,我们学校有一些家长,为了在宝贝名字里加上双方的姓,都开始起伪复姓了,我上课点名的时候那叫一个糟心,好多名字读起来都特别绕嘴,也不知道他们的爸妈都是怎么想的。”

查看大图

“伪复姓”到底指的是什么?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伪复姓”,什么是“真复姓”。

复姓一般都是有非常深厚历史渊源和家族史的,这些姓有的来自于官名,如太史;有的来自于封邑,如令狐;有的来自于居住地,如东郭;也有的来自于职业,如漆雕;还有的来自于少数民族,如尉迟等等。

查看大图

而“伪复姓”一般不存在于百家姓中,往往是父母将自己姓氏简单拼凑自创而成,没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传承。

不过,父母给孩子取名时虽说也秉承着美好的愿望,比如见证父母的爱情,不容易重名,彰显独特性等等,但是很多父母不顾名字的美感强行拼凑,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虽然年轻爸妈对这类起名方式洋洋自得,但背后的弊端却有不少

【困扰一】:读起来拗口又别扭

大多数的“伪复姓”其实就是拼凑了,如李王乐彤,陈刘欣慧,杨孙佳怡等等。

虽说我们将这些名字中的姓氏拆开来看的,都非常好读,可一旦拼凑在一起,就显得有些拗口,缺乏美感了。

查看大图

【困扰二】:在正常的名字前面显得不伦不类

当其他小朋友名字中只有一个姓,而我们宝贝的名字里有两个姓时,可能会显得比较不伦不类,毕竟这既不是我们大家传统理解中的复姓,又不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起名方式,读起来总是差点意思。

【困扰三】:若父母关系疏远,充满爱意的名字也会变得糟心

我身边有一个曾叫“陈慕白”的同学,是因为她的父母一个姓陈,一个姓白。

查看大图

可是在她十几岁时,父母感情破裂,不欢而散,这给她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她还是将自己这个原本承载着爱意的名字换掉了。

所以,万一今后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感情破裂,这种原本象征着爱意的名字,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担。

【困扰四】:引人误会,容易被同学开玩笑

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尤其是步入小学以后,都非常淘气,爱给同学起各种外号。如果父母双方的姓名连读后容易有歧义,就会将孩子陷入尴尬的境地。如高杨某某会被同学称为“羔羊”,张杨某某会被同学认为很“张扬”等等。

查看大图

其实,起名应该是件值得家长深思熟虑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否将孩子姓名冠以父母双方的名字,最主要的还是要符合名字的规范,如饱含父母美好的期盼,不宜起生僻字,读起来没有歧义。

这短短二三个字将会陪伴孩子未来的人生,所以我们在起名字时一定要深思熟虑,不可跟随一时的潮流。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