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

人民网济南5月26日电(记者何淼)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写的《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日前发布。《报告》围绕体系构建、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服务贡献、职教吸引力、挑战与展望7个部分,综合呈现了“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状况。

“中—高本”职教体系建成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体系和内涵建设逐渐深入,质量稳步提升,招生结构和渠道更加多元化,特别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2015年到2019年,我国中职学校减少1124所、专科高职学校增加82所、本科职业院校增加15所,我国中职学生减少80.2万人、专科高职学生增加232.1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始招生。

《报告》指出,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在资源投入方面,除个别指标外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校企共建基地数量不断增加。

在经费保障方面,全国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总投入连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逐步提高,专项投入和学生资助工作持续推进。不过生均经费区间差异较显著,相比于普通教育支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在师资队伍方面,师生比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师资队伍学历水平稳步提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涌现出一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多举措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展开

教育教学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职业院校近年来持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育人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质量保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报告》提到,职业院校进一步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作用,推进职教集团建设,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先后布局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公布9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确定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试点,推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以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以集群发展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报告》特别指出,持续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建设,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加快引入国际课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资源库共建设了6000余门标准化课程,衍生超过13万门个性化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已达2978门,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37.87%;省市级精品课程数量已达15080门,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25.50%。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保持九成以上

《报告》指出,2019年全国共有全日制中职毕业生352.35万人,其中256.66万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占比为72.84%。其中加工制造类、资源环境类、信息技术类、司法服务类专业中职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较高,均超过了77%。

赛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现,在国际技能大赛的获奖明显增多。2019年,我国高职专科学校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达到1791项,相比2018年的1157项,年增长率达到54.80%。

数据反映,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占比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教育,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占比分别达到12.52%、11.80%、10.82%、9.18%和8.30%。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整体较好。从就业质量来看,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就业率基本稳定,分别保持在85%和70%以上。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有所增长,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262元,达到3815元,增幅达7.37%。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从创业情况看,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左右,同时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区域建设成效显著

《报告》指出,职业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中职毕业生的雇主用工满意度大幅提升,高职院校近60%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超过四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66%的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职。

高职院校在2019年共扩招116万人,百万扩招如期顺利完成,部分省份“超额”完成扩招任务,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

职业院校依托创新平台大力研发科技成果,积极开展技术转化服务,各项成果和技术服务较2018年均实现新的突破,480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教育部认定。从学校层面来看,有200余所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500万元,其中130余所院校超过1000万元。180余所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职业院校充分发挥类型教育的特色,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军民融合、“一带一路”、“东西协作”等重大战略。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成员的培训到款额超过60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将近20%;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的总规模超过300万人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服务的规模超过170万人次等。

强化类型特色、优化类型定位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报告》从质量评价视角对新时代尤其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现实参照。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