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讨论了文科生过剩、学文科没出路+就业难,学文还是学理是一道关系到“选择大于努力”的人生选择题,这个问题上你会如何选呢?除了文科和理科,其实还有另一条道路:艺考。
又到了一年艺考专业课落下帷幕时,各大院校发布了校考成绩,根据近年来的艺考数据,人们发现艺考也开始内卷了!
内卷的家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给小学生报补习班,花掉20万;
内卷的考生——假如500分可以上一本,可大家都越来越努力,500分上个二本都危险;
内卷的打工人——以前每天干满8小时就好,现在996工作制才是应该的……
“内卷”成为时下热门的关键词:当社会资源没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将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参加艺考
艺考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作为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吸引着大量的考生投身其中。
拿北京电影学院给出的官方数据来看:▼
北电本科的招生人数,2009年440人,2019年520人,10年只涨了80人。
那报考人数呢?2009年北电的报名人数是13019人,而2019年,报名人数涨到了59059人,翻了4倍多!2009年30人竞争一个名额,到了2019年114个人竞争一个名额!
2020年,全国高考1071万人,其中艺考生有117万人,约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参加艺考。
北电最值得关注的表演学院,2020年的报考人数是9693人次,比2019年增长了近14%,其报录比为194:1,要在200人中脱颖而出,才有机会录取。
而2020年全国985大学的录取率是1.9%,就表演系而言,上岸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十多年前,那时候除非真的很有艺术天赋要走这条路,要一个文化课成绩能学好的孩子来学美术,那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时艺考生想考入一个985、211大学,比现在容易太多。
但是现在不同了,艺考之路逐渐内卷化,无论是否真心喜欢,走上艺考这条路的孩子越来越多。
艺考并不轻松,真正走进来的人都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苦苦挣扎。
艺考不是“捷径”,它并不比文化生更容易升学
以前做心理咨询时,常有家长问我,孩子成绩不好,心思也不在读书上,有没有可能通过艺考上大学?看了上文的数据,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艺考不是快速通道,而是另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艺考有两大误区,一是很多人认为,之所以要走艺考这条路,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低考不上好大学,想要另辟蹊径走捷径。
长得不错音色好就去学表演、播音;四肢发达的就去学体育;没啥突出优点的就去学美术……
近日的热播剧《小舍得》中的小主人公欢欢,她活泼开朗、能歌善舞,还是个出色的小主持人,对文艺也十分的感兴趣,只可惜成绩不好,文化课上的压力很大。
在欢欢家为欢欢的成绩焦头烂额时,有不少网友都说,让欢欢走艺考的道路不香吗?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逼孩子做不擅长的事。欢欢长得好看家里有钱,又多才多艺,完全可以当个艺术生参加艺考,以后去当主持人。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艺考的误解太深了,认为艺考门槛低、分数低,是高考的第二条路。因此学生圈普遍存在着一种鄙视链: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文科生瞧不起艺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