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离家出走的少年 教育失当的父母(3)

2月22日18时,经过马不停蹄的长途跋涉,陈女士夫妇终于在安康火车站派出所见到了已离家两天的女儿。

亲子关系的裂痕非一日之寒

尽管女儿离家出走是一时冲动,但陈女士事后回想,女儿和父母关系的裂痕并非一日之寒。

13岁的小尤是陈女士的大女儿,这个住在偏远小镇的家庭有3个孩子。小尤常常抱怨爸妈生了二女儿后就不疼她了,后来再生了个弟弟就更加冷落她,有时发脾气说一家人都不要她,平时在家跟父母提起弟弟都是说“你儿子”。

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爱玩手机和网络游戏,小尤没少跟父亲发生冲突,性格有些粗暴的父亲发起火来就爱动手,没想到的是小尤不仅没服软,反而积怨在心。

在保险公司上班,同时兼职做餐饮外卖的陈女士坦言,自己平时因为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孩子。3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得多,她和丈夫两人拼命赚钱养家,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平常用钱地方很多,3个孩子的补习花销很大。假期我二女儿补习10来天的英语,就花掉1000多元钱。我文化又不高,自己不会教。”陈女士有些无奈。

2月21日晚,陈女士夫妇报警后,得知女儿在火车上,他们俩试图用电话、微信联系女儿,但打了几十个电话小尤都不接。爸爸在微信上给她道歉说,爸妈错了,你回来我们不再用暴力,女儿却直接把爸爸给拉黑了。

在安康火车站派出所见到父母时,小尤一语不发。民警问面前的人是不是她的父母,小尤才点了点头。

回来的路上,小尤跟爸妈说,平时他们都不允许她交朋友,不在乎她的感受,她曾经想过自杀,这次出走就是想离他们远一点,不想被父母管。

“我这才意识到,她的内心对我们是封闭的。”陈女士坦言,自己以前很少和孩子沟通,现在回想起来,她平时对女儿的管教,在女儿眼里都是对其自由的“粗暴干涉”。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