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必刻意去等那个时机,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就一定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机会。
比如,
当孩子问你,他是从哪来的时候;
当孩子好奇地询问关于生殖器官的问题的时候;
当你发现孩子在偷偷浏览一些小网站的时候……
千万不要觉得尴尬,更不要刻意去回避,而是要抓住机会,给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第二个启示是: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而不是限制。
孩子正处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有的时候难免会做出一些逾越“规矩”的事情。
如果我们一看到孩子“冒头”了,就用力将他按下去,这个不让做,那个不允许。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都会被消耗殆尽。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徐老师选择了严厉批评,并且事后还把家长叫到学校去,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孩子一定会觉得自己闯下了大祸,会感到惶恐不安;
其次,同学会给孩子贴上“坏学生”的标签,让他感到自卑;
此外,对于“性”这个话题,大家依旧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这样的教育,无疑就是失败的。
因为它从头到尾,都只是在严厉地禁止孩子,告诉他这样“不可以”;却从来没有告诉孩子,怎样才是“可以的”。
但徐老师没有责备孩子。
因为她知道,孩子的行为本身并无恶意,他只是出于好奇,他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严厉的训斥。
最终,徐老师不但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与好奇心,更是抓住机会,给全班同学上了一堂很棒的性教育课。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看!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天使,每一个天使都等着父母和老师去唤醒。
而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