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了37册中小学教材,发现这些性别偏见

2020年,21岁的文学院学生李坤一在阅读《82年生的金智英》时,对小说中描述的“男孩优于女生的理所当然之事”产生了疑问。她审视自己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在思考性别观念是怎样潜移默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当年,李坤一决定和三位南开大学的校友,共同开展一项关于中小学教材中性别平等意识的调研。研究对象是2016年审定的部编版教材:包括一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18册,数学教材18册以及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师用书1册,这些教材审定后在全国陆续使用。研究中,她们发现了不少性别刻板印象的细节。正值近期“教材插画”的话题讨论,我们刊发几位同学的调研成果和思考,希望提供一些启示。2020年1月,我在读《82年生的金智英》这本小说,在唏嘘女性的社会际遇与生存现实之余,注意到小说中的一些细节:“为什么学校要让男同学先排学号,为什么男同学总是一号,凡事也都从男同学开始,好像男孩优于女孩是理所当然的事。”文学与理论的学习让我有思考文本细节的习惯,而女性的身份让我天然地有着对性别议题的敏感。我不禁思考:在我的成长经历、受教育经历中,是否有着类似的性别上的“理所当然之事”?适逢当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队,我与其他三位同样关注性别议题的同学聊了近来的思考,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将目光转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我们有一个共识:青少年阶段是三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而中小学生接触信息渠道有限,学校教育在观念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之拆解为两个部分——教师与教材。教师因人而异,而教材更为统一,因此我们将题目定为:中小学教材中的性别平等意识研究。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对教材进行文本细读。时隔多年,当我们带着对性别问题探究的心态,再去阅读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读出了不一样的意味。教材怎样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观?

查看了37册中小学教材,发现这些性别偏见

我们发现,教材里男生的性格多是外向、活泼的,而女生多是内向、文静的。在能力上,教材中常常展示出男生比女生聪明、能力强的情节。

查看了37册中小学教材,发现这些性别偏见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63

查看了37册中小学教材,发现这些性别偏见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99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