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业教育才是平民百姓的最优解?(2)

纽曼理念主张通才教育,认为一个学生要成为知识面广博的生活家,而不是一个工作机器;洪堡体系则是提倡专才教育,它强调学生必须对某一领域的技能有精深的了解,应该在一个垂直领域钻研到极致。

洪堡体系认为在大学里,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才是核心任务,大学生只有在学校里充分掌握了一项技能,才能一走出校园就马上为社会服务。

也正是得益于洪堡体系,普鲁士在19世纪很快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欧洲最强的工业化国家。这个体系后来对美国、前苏联和中国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洪堡体系优缺点非常明显,优点在于见效足够快,对个人和国家都是如此,缺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视野会受到限制。

当然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中低阶层来说,想要在以后迅速找到一个好工作,迅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洪堡体系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为什么职业教育才是平民百姓的最优解?

即便是站在今天,洪堡体系对需要摆脱底层困境的人们来说,依然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宏观逻辑来看这个问题:任何一个人,想要从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回报,这个回报必须取决于他能够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

由此,当一个人掌握了一项对社会真正有用的技能,尤其是比较稀缺的技能时,他就理应在同龄的竞争者中获得更多的回报。

其实,这不就是那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老话?每一行的从业者,或多或少的为社会提供了价值,然后用这个价值换取养活自己的那部分资源。

当然,任何一个阶段的社会,总难免出现人为将行业划出高低贵贱的情况,但总体的社会供求关系还是平衡的,掌握技能的熟练度也仍然能大体决定一个人在同行业内的收入水平。

今天这个社会,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但通过“后天习得”的技能换取报酬和社会地位这个原则并没有改变。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后天习得”呢?这是因为我们要和那些与生俱来的要素区分开,比如男性出卖苦力,女性出卖色相,这并不需要“后天习得”;而那些比较容易掌握的能力,比如开车、做饭、接电话、订机票,甚至写几行简单的代码,也到不了“后天习得”的层面。

这其实和我们刚才说的道理一样,在对社会有用的前提下,技能越稀缺(一般来说习得难度越大越稀缺),或者技能水准越高,才越有高回报。

所以技能对中低阶层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上升抓手,因为技能培养不同于素质培养,和家庭出身、所在的地域关系都不大,只要选好路径(你总能选一个相对适合自己并且能学会的技能),掌握了练习方法,就一定能安身立命。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蓝翔校长许多年前的那番话并不是什么妄言,“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职业教育才是平民百姓的最优解?

在蓝翔校长的语境下,这个“本事”指的是那些在社会上能即插即用的技能,而对中国绝大多数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说,他们除了上过各种课之外,的确没什么真正的“本事”。

这个现象即便在计算机这种应用型专业里也很普遍,像美国一所中等水平的州立大学,专业课的作业量和项目强度都是非常大的,有时一门课要做的项目能抵得上中国大学毕业设计的工作量,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课程教育仍然属于“重考试轻技能”。

另外,技能教育能带给学生的另一个好处,也常常被我们忽视。

与学科教育能解题会考试的逻辑不同,技能教育的成果,总是伴随着“学会了做一个东西”的成就感。这有点类似于你对着一本武林秘籍一层一层往上练,这套武功终究是能学会的。

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成功之母,至少在技能教育的世界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学会了第一层,你就有了冲向第二层的动力;当你学成一种技能,你会记住那种感觉,然后举一反三。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做成)过一件事,那他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更何况在现在这个社会,一种技能恐怕都不够,没试过“技能教育”的滋味,今后走上社会想自学一门手艺都会变得更困难。

这种从技能教育中深刻体会过“什么叫做学会”的经验,某种程度上说,才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应对未来世界各种不确定性的精髓所在,甚至比技能本身还重要。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