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些同学看书时简直像打开了天窗的阁楼,明明在看漫画,但不小心就能看出一些心理学的原理。
那些看似与学业无关的兴趣,最终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得并不急功近利,反而是时间这个“慢炖锅”,最终为你做出一锅滋味无穷的大菜。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小时候成绩差到什么程度呢?
学校的公告栏上从来见不到他的名字,数学和语文几乎是他的两大噩梦。家长们都说他是“文化水平低的孩子”,甚至老师也曾无奈地说:“你就是个天生的‘数学盲’。”可你能想象吗?多年后,他竟然成了自己的数学辅导班的主讲老师。
秘诀在哪儿?
他小时候狂迷《十万个为什么》,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外界只看到了他表面的“成绩平平”,但他背后那些看似无关的兴趣,最终帮助他在数学上找到了解题的高效方法。
再比如,有个同学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他每个周末都会花几个小时看“历史小说”。你可能会想,这和成绩有什么关系呢?
但当他做历史题时,他的答题方式简直让人惊艳,条理清晰,不仅能准确提炼出历史人物的动机,还能理出事件的脉络。看似不经意的兴趣,竟然为他积累了强大的历史理解力和逻辑思维力。
结果呢?他一反超几乎所有同学的成绩,让人不得不佩服。
2、自主学习,不做考试的“搬运工”
有一类学生,成绩看起来不错,但你仔细想想,这些孩子大多数是靠补习班和辅导班的“加油站”实现了成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