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地理的会考,很多同学往往不当回事,等到临近考试才开始抱佛脚,结果考砸了直接影响到中考。
这两门学科其实记忆方式特别灵活,学得好,能轻松拿A。记住,生物和地理知识点细碎,但很容易记,关键是要“巧学”。
我记得,刚开始学生物时,我也觉得“光合作用”很抽象,老师让我们在阳台种豆苗,每天观察豆苗的变化,边浇水边背“叶绿体是能量站”。这种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让我很快就能理解和记住。
有一次晚饭时,我爸还和我玩地理游戏:“我们去青藏高原旅游,得穿啥衣服?”我脱口而出:“羽绒服!”“为什么?”
他问,“因为海拔高,温度低,空气稀薄。”
这类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比死记硬背要有趣得多。
第四:心理调适,保持心态稳定
初二的心理压力,堪比高考。成绩起伏不定,排名变动大,很多同学容易焦虑,甚至影响睡眠。其实,我的秘诀很简单:“进步看显微镜,退步看望远镜。”
什么意思呢?如果成绩有进步,就要放大100倍去欣赏自己努力的成果。哪怕是物理成绩提高了5分,也要奖励自己,买个小蛋糕庆祝。
如果成绩下降了,那就拉远100倍来看待,别光看眼前的跌宕起伏,放眼整个学期,你依然在进步。
我有个朋友,初二上学期,物理才考了48分,差点被爸妈骂哭。但他爸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带他去吃火锅,边涮肉边聊:“是题目太难了,还是上课走神了?”分析后发现,问题出在公式记不住。
于是他用“物理Rap”记公式,期末物理成绩直接飙到85分。
成绩起伏很正常,关键是稳住心态,找到问题再调整。
所以说,如果你觉得初二的学习很吃力,那其实很正常,这说明你正在成长。
初二的成绩不会决定你的一生,但却会影响你中考的基础。
只要调整好方法,保持好心态,挺过这个阶段,你会发现——曾经让你抓狂的物理题和英语单词,都会成为你成长路上,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