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发展的需要来说,人们常常会发出疑惑,人类能不能拼过人工智能?人类等生物都是碳基生物,人工智能是硅基生物,其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更强。将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向碳基发展还是硅基生命的垫脚石,这就要看人类自己是否拥有独立意识、独立思想,而这取决于学习。如果我们不学习,或者只是浅层学习,就无法与人工智能更好地协同。所以,人类的教育者、先行者为什么不约而同进行单元教学?因为它增加了认知负荷、提高了学习任务的挑战性,让学生拥有更强大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活动才是主干,前面都是它的举例或者修饰。教师要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课程方案牵扯到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语文的课程标准对此是如何回应的?那就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系列的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由此可见,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以单元为单位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将学科知识结构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从微观角度来说,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未来应对考试的需要,学生小学考试、中考、高考的时候就考多文本阅读。如果教师只教单篇,学生刷题的时候再去教多文本、讲方法策略,其实增加了很多负担。为什么不把每一节课都变成应对考试或者提高分数、加强考试能力的课呢?为什么要把讲课文的酣畅淋漓与刷题的痛苦不堪割裂开来?为什么不能融合在一起呢?
从中观角度来说,是国家的需要,国家需要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推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的前提是本学科,本学科之中就要跨文本,教师要能教学,学生要能学习,才有可能推行跨学科学习。
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发展共同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