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跟风选择,感觉选择物化生更有面子
在众多学生眼中,物化生似乎代表着“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明智选择”。
甚至有些中下游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分析自己的实际兴趣与能力,只是跟风地选择了物化生组合。
为什么?因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选,大家都说物化生有“更广阔的未来”,这时很多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被“面子”所诱惑,最终做出了这项决定。
小刘成绩一直在班里中游徘徊,对物理化学的兴趣基本为零。
一次,他和同学聊起选科,发现大部分人都选了物化生,纷纷表示“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未来就业广泛,选择面更大”。
听了这番话,小刘心动了:哦,原来大家都选了这个,那我也不能落后。
于是,他也选择了物化生,心想着:“反正学不动,还是得跟大家一起走。”
结果,刚进入高一,老师布置了物理、化学的预习任务,小刘直接懵了:这算什么?物理公式、化学反应方程、还有一堆个别植物的生长模式,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想知道这是什么了。
最后,整个学期他基本是“听不懂,也学不懂”,下课后就在网络上寻找“快速提高物理生物化学的秘籍”,然而这三门学科的“秘籍”根本找不着。
等他发现自己还想“做个学霸”的时候,已经成了班级的“笑谈”。
因此,要想在物化生这个光环下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得先问自己一句:“我选择的真的是我喜欢的学科,还是只是为了面子、为了班级?”
任何选择,只有符合内心的声音,才不会在迷雾中迷失。
如果你真的对物理化学感兴趣,那就去深入研究;如果只是为了高考分数,那就别再忽视那些让你兴奋的学科。
因为选择并不意味着命运的定格,而是为未来的无数可能性打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