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是一种间接的了解方法,通常是通过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同伴以及学生本人的交流来深入了解学生的某种情况。
首先,教师之间要多交流,看看对学生的印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讨论问题出在哪里?还要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一些表现。
其次,通过同伴去了解学生,同伴之间持续的接触和互动,能够观察到学生在各种情境下的表现,不同的同伴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学生,从而提供多元的评价视角。
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写对自己的评价,介绍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等,了解学生的内在素质、好恶观点。
调查尽量要全面,结果要客观,对于观察得来的事实要细究其因,作出正确理解,不能主观判断,导致调查失真。
谈话与追问
首次谈话主题要慎重选择。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与初中生交流可以从兴趣爱好开始。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话题,容易打开沟通的大门。
沉默不语的内容要重视。在谈话中,有时会遇到学生沉默的情况,其实这个时候是学生在做思想上的斗争,教师不要急于得到答案,要能够在无声处听见有声。
我的一个学生琳琳因英语单词默写不合格,在课堂上自残。在与琳琳交流过程中,她流着泪保持沉默。我没有催促她作出回应,而是尝试找到她的优点肯定她。后来,她告诉我自己的痛苦是“一无是处”——感兴趣的事情、在意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做成功的。沉默背后的内容可以让教师从负面感受中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渴望。
及时追问。“这个朋友对我很重要,他让我觉得舒服。”这样的表述缺少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会使谈话停留在表面。我常用的追问包括:在这件事中,朋友对你的帮助是什么?朋友眼里的你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果要给这样的你拍照,你在这张照片里会有什么表情、眼神、姿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讲述的具体细节,了解朋友间特定的行为对谈话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