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衡量一所学校,这四点非常重要!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谢家湾小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怎么把学校精雕细琢,怎么用研究带动教师成长,怎么样去突破现有教育教学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做一些微变革,进而通过这样的变革撬动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和整个学校、教师的成长。

朱永新说,一所学校有四点非常重要:一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二是整合资源的课程设计,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时间安排,四是校本研究的教师成长。

朱永新:衡量一所学校,这四点非常重要!

1

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

我经常会在一些学校看到,孩子脸上基本上没有笑容,很紧张,你问问题,他甚至不回答。有些学校孩子也有笑容,但是笑容不自然。发自内心的笑容是装不出来的,老师也是这样。

我认为,一所学校有没有笑容、有没有笑声、有没有幸福感、有没有快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第一标准。

孩子和老师如果觉得在学校活得没有意思,活得很紧张,活得很压抑,活得没有幸福感,那还是什么好学校呢?

一所学校让所有在学校的人很安心、很放松、很自然,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最重要的、直观性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在新教育学校,我要求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放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其实这句话首先应放在心里,但是为什么要放在显著的位置呢?

是因为大部分学校还做不到,还需要提醒。就像谢家湾小学到处可以见到“六年影响一生”一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提醒:让大家知道这6年对孩子们来说的确很重要。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既然人的最高目标是幸福,那整个教育就是应该为人的幸福做准备,应该让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包括孩子、老师、校长、父母,都能够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

很多父母说,现在不苦一点,未来怎么幸福呢?这是把现在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对立起来了。其实最好的教育是现在幸福、将来也幸福。

人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没有截然的界限,不可能在河的前一段是不幸福的,后一段是幸福的。没有童年的幸福不可能有幸福人生,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成年人的问题,可以从童年的生活中去找到源头,几乎所有的精神病患者、人格分裂者、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人,都和他的童年生活有关。为什么这6年很重要,就在于此。

2

整合资源的课程设计

我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现在学生学习的课程是不是天经地义的?

目前课程设计理念是当初学科知识高度分化的时代产生的,往精细化、分化的角度发展,哪些知识对人更有用,跟人类生活相关更紧密就学哪些。

但是现在学科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科学学科,可以分为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三大科学。有教育家、科学家从这三大科学里概括出14个概念,有的科学家以这个概念整合小学和中学的科学课程。

新教育在研究未来课程的时候提出了“大科学”,也就是说未来所有的学生只要学一门“大科学”就够了,并且不分文理科,所有人都要学的。

科学课程解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问题,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人文课程也是一样。此外,还有“大艺术”的概念。美术、音乐这两门课早已不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了,因为艺术发展得很快,设计、雕塑、电影、戏剧都是艺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意义比现在美术课还要重要得多、全面得多,需要更全面的艺术素养才能应对。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既然是面向所有学生,作为基本教养就不能这么细,不能拔得那么高,不能有那么高的难度。

这是国家基本教育课程,一定不能像我们这样教。但这样的课程不是教育的所有,而仅是教育的一部分,基础部分。基础部分应该只占学生50%的时间,另外50%的时间应该做什么呢?发展个性。

发展个性最重要的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我,帮助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这样做呢?连方向都没有,因为我们的方向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失败者。

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发现自我:原来我可以像王敏那样成为艺术家,原来我可以像田刚一样成为数学家,原来我可以像刘翔那样成为奔跑者。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田刚院士一样,那就麻烦了。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怎么成为自己?必须有大量的时间让他去寻找。

未来的课程,应该要教孩子怎么去寻找。

我们可以想想,成年人是怎么学习的,是怎么建构知识的,有多少知识在学校完成的?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知识、经验、能力是自己在学习中、工作中去探索的。所以,我甚至不主张未来再有“三个六年”:一直读硕士博士到30岁,人生一小半已经去掉了。其实20岁左右就应该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了,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创造的时间就是20多岁。

传统的教育思维是为职业做准备,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为一生做准备。人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为什么一辈子都要学习?不学习没法适应,学校的学习没办法为你的工作做准备,这是现在和未来很大的区别。

现在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不断做加法:人工智能来了,人工智能课程马上开;编程来了,相关课程马上开;而原来的课程又不能丢,所以只能不断地做加法。

为什么老师、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因为社会越来越发展,不加新课程就“跟不上”。所以我们应该把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工具交给学生,而不是不断地增加课程。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跟传统不一样了,处处是学校,一部手机不是学校吗?一台电脑不是学校吗?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种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我一直认为很好。

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为什么新教育会用大量的时间研究未来的课程怎么去建构,道理就在这里。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时间安排

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整个时间安排还可更弹性化。其实每个人的作息规律不一样,像我每天五点钟起来开始读书写作,有些人八点钟起来。

当然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也许我这样早起早睡更符合健康要求,我们更多倡导学生早起早睡养成良好的习惯,未来可能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时间安排。

有的人适应自己学为主,有的通过网络学得很棒,有的只有通过老师讲了才能学得很轻松。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未来应该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地点,选择老师。

说到老师,我认为未来会是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未来很可能是艺术家成为艺术教师,通过带徒弟的方式来开艺术课。比如,我看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艺术课基本上是艺术家在上,艺术家在学校建艺术工作坊,学生跟着他们学。

当然未来会有很多艺术教育资源提供方,新教育也专门成立了新教育艺术教育研究院,里面的老师不是普通的艺术老师,而是以艺术家老师为主,并在艺术家老师的指导下开发新的课程体系,目标就是成为艺术课程资源提供方,可以为学校提供艺术教育课程。

4

校本研究的教师成长

坦率地说,我对一个学校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所有课程还是打问号的,也不太主张所有学校都做课程研发,所有老师都开发校本课程。

一所学校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课程做到最好,所以我主张未来学校要更多地去研究课程资源,去利用好国际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把这些资源整合到学校体系中,而不是都去自己研究。

并且,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教师首先是研究者,如果教师对研究不热心,对教育研究没有感觉,很难做好教师。

教师为什么很难有幸福感呢?我觉得没有专业性,没有成长,肯定不会幸福。

谢家湾小学老师基本上没有职业倦怠感,我相信,也是因为他们不断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只要一个人在成长,就会相信成长的力量,所以我很欣赏研究的精神。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个路径——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一是专业阅读。没有阅读不可能走远,这是所有优秀教师成长的路径。一个教师怎么成为优秀的教师呢?一定在头脑里是有一个工具箱,没有工具箱,来一招对一策,成不了一个好教师。

这个工具箱从哪里来?就是从不同的阅读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读什么比读书本身更重要,教师一定要做专业阅读,因为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教育智慧、教育理论,往往集中在最伟大的教育著作中,只有和它对话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常说读书有三个阶段:从浪漫走向精确再走向综合,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要有基本的阅读,要读基本的书籍。所以我经常说,老师成长必须有成长规划,自觉和大师对话。

二是专业写作。没有写作的教师很难成长。我曾说过,教师坚持每天写1000字,写十年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才会写得精彩;只有写的冲动、写的习惯,才能倒逼你、帮助你不断地成长。所以,写作是自我成长非常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你不断地反思自我、教育自己。

三是专业交往。交往是很重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更重要的是一个团队一起成长。把教师组成学习团队、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面想偷懒也偷不了懒,大家一块干,你想不努力也做不到,你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在转。

作为一个校长也好,作为一所学校也好,怎么通过研究任务,通过组织大家一起做课程建议、一起做校本教材把大家凝聚起来,这是很好的尝试。把教研活动和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有很好的效果。

凡是成功的学校,凡是成功的老师,都有他的诀窍和奥妙。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