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拒绝别人,不敢麻烦别人,永远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可最后呢?她们不仅在生活中吃尽苦头,在职场上不受待见,在婚恋中也会遍体鳞伤。
这样的女孩,活得何其憋屈和可怜。
心理学家米基·法恩说过: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童年创伤,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也就是说,习惯讨好的人,在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是“有条件的爱”。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曾犯过这种错。
以前,人人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女儿,有礼貌、性格好,学习上从来不让心,生活上也从来不会忤逆我。
我操
我嘴上不说,心里是得意的,觉得自己把女儿教育得很成功。
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对她说:
“你要乖一点哦!”“听话才是好孩子。”“只有你乖乖的,爸妈才喜欢。”
所以她很懂得礼让、分享,哪怕是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只要我一个眼神,她便能心领神会,乖乖把东西送给其他小朋友。
跟我们去商场的时候,她眼巴巴看着玩具想买,但只要我说一句“太贵了”,她就会一声不吭地走开了,不哭也不闹。
上学后,我总是叮嘱她不要惹事,让她一定要和同学们和睦相处。
她也确实做到了,不管是各科老师还是同学家长,都对女儿赞不绝口。
直到有段时间,我感觉女儿总是鬼鬼祟祟,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她经常放学回来很迟,晚上也总是写作业到凌晨。
后来,她又借口买资料,不停地问我要零花钱。
女儿的种种异常,让我以为她是“早恋了”。
有天下午我特地请了假,悄悄跟着女儿想一探究竟,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她放学晚,是为了帮同学值日。晚上熬夜,也是替同学补作业。
为了能和同学打成一片,她每天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同学带早餐、买零食。
我问她为什么不拒绝呢,女儿支支吾吾半天才说:
“我如果不做这些,她们还会喜欢我,继续跟我玩吗?”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引以为傲的乖女儿,不过是习惯了顺从和讨好。
我们常常以为孩子是懂事、识大体,却不知道在我们有条件的爱里,她们的性格也会悄悄改变:
不会拒绝别人;
不敢麻烦别人;
很在意别人评价;
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让别人不高兴;
没有自我价值感......
她们善解人意背后,其实都是逆来顺受和委曲求全。
等她们长大了,也会把这种讨好心态带进所有关系中,最终一生也无法获得幸福。
孩子的每一种问题,父母都需要反思和改变。
如果你的女儿也有“讨好”的苗头,该如何挽回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
一位妈妈带女儿去买寿司,因为去的比较晚,店主说只剩最后一份了。
女儿看到排在身后的小男孩一脸失望,半天也舍不得离开,于是主动提出把自己的这份让给小哥哥。
但是妈妈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付款,买走了寿司。
回家路上,妈妈问女儿:
“为什么要把寿司让给那个男孩?是因为你觉得他比你更需要那份寿司吗?”
女儿摇头否认:
“我自己其实也很想吃......让给小哥哥也不会真的开心。
但是我要做一个善良的女生,只有善良的女生才最美,才会被爸爸妈妈和老师夸奖。”
妈妈蹲了下来,扶住了女儿的双肩,郑重其事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的女儿不需要懂事,也不需要善良。
她聪明、勇敢,可以是最厉害的小朋友,但不做最厉害的那个也没关系。
因为我和爸爸会永远支持她、爱她,所有最好的都是她应该得到的,没必要用让给别人来换取夸奖,宝贝自己开心比别人开心更重要。”
我们常常用各种规矩和教养,把女儿往“听话、懂事、善良”这些方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