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变身冬令营的“黑竞赛” 中小学违规竞赛活动调查(5)

2018年9月,教育部要求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2022年3月,在竞赛活动管理实践基础上,结合“双减”政策最新要求,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告诉记者,该规范的实施,有效削减了竞赛数量,基本斩断了竞赛与招生、考试、培训挂钩的利益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竞赛横生的乱象,起到了为竞赛热降温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说,为体系化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从规范竞赛的源头进行有效监管,是教育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出台,特别是白名单制度,为健康开展竞赛、净化竞赛环境提供了依据。

但在蔡海龙看来,受利益驱使,违规竞赛仍时有发生,它们或以隐匿的形式转入地下,或改头换面继续存在,甚至死灰复燃。这些违规竞赛严重违背了教育应有的规律,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的培养。

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直接点名了希望数学、数学花园探秘、华数之星、美国大联盟等多项违规竞赛。

一个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在这种形势下,以奥数为主体的违规竞赛为何仍受家长们追捧?

蔡海龙认为,竞赛热的本质其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违规竞赛备受追捧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评价和招生录取方面存在的弊端,竞赛结果往往被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或者是中高考加分的项目,并且能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中享受降分录取的优待,因此许多家长将竞赛作为择校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具。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